位於北蘇格蘭的芬霍恩生態村(Findhorn)至今已經有50年歷史,是全世界最具知名度且居領先地位的國際生態村,1998年,芬霍恩生態村榮獲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最佳範例殊榮,吸引超過來自40個國家的居民來此定居。這裡不只標榜環保,更努力找回愛與和諧。
今年7月我有機會親自到芬霍恩生態村,參加為期一周的體驗營,與來自世界各地、有相同思維、希望自己更健康更快樂的朋友,一起渡過短短但畢生難忘的時光。出發前的台灣已經邁向夏天,然而當我抵達北蘇格蘭時,迎接我的卻是陣陣刺骨的涼意,以及漫長的白晝,我拉拉外套衣領同時驚醒,噢!這裡是緯度很高的北蘇格蘭,這裡甚至不同於正在隆重舉辦奧運的倫敦。人煙稀少且安靜的蘇格蘭小鎮,馬里(Moray)的Findhorn Bay曾經是繁榮熱鬧的海港,絡繹不絕的漁船,見證大英帝國時繁華的景象,然而隨著時代變遷,漁獲量減少,青年人口漸漸外移,這裡逐漸凋零沒落。一直到1962年芬霍恩生態村(Findhorn Foundation)的創立,成功的經營模式帶來無數慕名的訪客,也讓這個小漁港重新受到國際矚目。
想像一下50年前,還是一個保守的蘇格蘭社會,有一群人脫離主流,標榜回到內心(inner world)擺脫物質,找尋真正的和諧與快樂,他們聚會內容總是不脫離吟唱、手牽著手舞蹈、圍著圈圈分享自己的內心感受、頭戴花圈給予對方祝福…看在外人的眼裡,覺得這群人應該是瘋子,更有人稱呼他們為”嬉皮”(Hippies),當地居民多為主流菁英,看到這樣的畫面高度反彈,也引起外界對芬霍恩生態村有不同的解讀,有人說他們是宗教組織、有人說他們是New Age(新時代)的實踐者,噢!在那個年代甚至還沒有New Age這樣新穎的名詞。而我,一直對永續未來很有興趣,所以決定抱著好奇心來看看這個眾說紛紜的社區。
經過漫長的飛行,我在愛丁堡短暫停留,這次我第三次到訪這個美麗的城市,很遺憾的是,看著她湧入越來越多的觀光客,為應付觀光客興建的交通運輸工程,我的心隱隱作痛,憂心的是她會不會成為商業制度下的犧牲品,過往人與人之間親切的問候少了,當本地人與外地人之間交流只剩下消費行為時,許多純粹的文化與記憶漸漸消褪,這是件很令人不忍的事。不管如何,在愛丁堡稍事停留後,我繼續搭乘約五小時的火車,抵達FORRES火車站,也就是芬霍恩生態村。
欣慰的是,芬霍恩生態村不是簡陋的茅草屋(笑),而是古典優雅維多利亞式的建築,她的前生是高級飯店,也因此有符合當時上流社會習慣的社交空間,例如:美輪美奐的餐廳、舞廳(ballroom)、三溫暖(桑拿)、經典澡缸,所有的空間都舖有深藍色沉穩的地毯,而我們的活動從禮讚食物開始。廚房(kitchen)是芬霍恩生態村最神聖的基地,每天供應超過一百名用餐人員飲食,每天早上九點開始,廚房就聚集好「美食團隊志工」,分工合作準備製作豐盛的午餐;大批新鮮有機的蔬菜從菜園直接運送到廚房,還沾滿泥土的各式食物五顏六色饒富生機,這裡供應的餐點幾乎為素食,不過當你每天面對大量新鮮美味的佳餚時,其實早就忘了葷素問題。
體驗週(experience
week)時間是周六中午至周五晚上,在這周以小組為單位,一同在社區體驗、參訪、互動、交流,一起學習簡單生活。周一至周五有四個早上,我們必須到不同部門工作,付出部分勞務是社區(community)得以運行的重要機制,芬霍恩生態村希望降低金錢的流通,避免陷入資本社會的陷阱,在芬霍恩大學(Findhorn college)裡,每一天這裡都有無數課程進行中,有短暫的參與者(例如我)也有長期的居住者,不管是怎樣的身分,大家都一樣每天必須要為社區付出勞務。然而在友善的環境與熱情的同伴之中,工作變成快樂的事,芬霍恩生態村是世界上最大的永續社區,國際化的氛圍讓每一次的對話都精彩萬分。而我,很幸運地被分派到廚房幫忙,看著身邊享受當下、找到真正快樂的同伴們,多麼期待可以將這這樣跳躍的正面能量,偷偷存在玻璃中帶回家,未來當我沮喪或是難過時,可以拿出來吸一口頓時充滿希望。
芬霍恩生態村有太多太多面向,很難用短短的時間介紹完畢,然而僅僅一周的時間卻已經徹底改變我的人生,來到這邊的人不是一開始都這麼快樂,也並非一直相信彼此,但藉由實踐簡單生活,減少外界干擾,找到自己內心深度最平靜的心,有了堅定的信心就可以正面考,活在當下,當越來越多快樂分子聚集在一起,你就可以分享更多的快樂種子。忠於原味,忠於簡單,快樂其實一直都在。
註: Hippies本來被用來描寫西方國家1960年代和1970年代,反抗習俗和當時政治的年輕人,直到最近保守派人士依然使用Hippies作為對年輕的自由主義人士的侮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