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 年 4 月 29 日(一)
地點:清華大學人社院大講堂
正文
1990 年代中期,加州柏克萊大學突然出現一群學生在校園遊行,標語寫著: 『農業,是我們的未來。』這種類似的遊行陸續在其他各校園、各個國家出現, 很多年青人開始下鄉返農,逐漸拉開新農業運動的序幕。
『清華農業論壇』今年的主題是:台灣農業的大未來。台灣的新農業運動大約從 2004 年正式啟動。在這年,賴青松到宜蘭種田,《無米樂》廣受歡迎, 「白米炸彈客」更引發輿論對農業問題的廣泛討論。很多年青人,或對都市文明不喜歡的中產階級紛紛下鄉種田,開始把農業當成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農業的價值不再只是生產,更延伸到生活與生態的面向,大大提昇農業的整體價值。2010 年,「大埔土地徵收運動」,把這個運動帶到最高峰,深化我們對農業未來的想像。隨著全球經濟的衰落,傳統製造業所創造的經濟神話成為過去式,AI時代尚未到來,青年們正走在一個世代交替的十字路口。放棄便利科技、重新追求手作的樸實精神,或是善用互聯網和物聯網的時代趨勢,創造另一種生活的想像。在食衣住行的產業中,農業被新農人視為一種跨界的實驗場域。
本次論壇上半場內容為下:
【主題一】青年返鄉、食農教育與地方創生:共創台灣農業新價值
主持人: 林福仁(清華大學服務科學所教授、清華大學區域創新中心主任)
引言人: 張瑋琦(清華環境與文化資源系副教授)
講 題:食農教育:青年返農的一百種可能
與談人:1. 黃仁志:創生浪潮_農村的挑戰與機會
2. 吳子鈺:看見農村新價值
3. 黃文詣:農村品牌
4. 曾揚景:食、農好好玩
5. 張靜玉:地方創生與生產要素在地化之 DNA
或許這是最接地氣的案例分享,近年來,返鄉青年成為鎂光燈的焦點,然而多數是傳奇的曇花一現,更多的現實考量與生計問題是複雜的問題。五位分享者以實做的故事展現不同於一般的農業想像。
黃仁志提出了一個問題,多數青年選擇都市定居最關鍵的原因是就業機會,產業在農村較難以發展,是不是有一種地方,介於城市與農村之間,他笑說“這是不山不市的交界”在無資源的地方,產業必須被創造,人們不止依賴產業的滋養,新農業能夠創造產業。地方創生的概念不同於過去農業的思維,新農人必須要思考如何為農村加值、並且轉譯傳統概念,農村新的可能,在於擺脫框架的無限創意。
以推廣雨林咖啡的吳子鈺分享了自己過去在原生態環境的親身體驗,在雨林、在未開發的自然中,感受到守護環境的重要性。他說“農業的未來已不再是生產的功能,未來的農業應該是提供更有意義、更有尊嚴的生活”
黃文詣強調性地認為,農村品牌的重要性,未來的國際和地域界線漸漸模糊,農村若可以提高美學則會吸引大量人群湧入。“返青富民”是他所提出的口號,返鄉青年為當地挖掘出尚未開發的資源和亮點,相對於城市的單一性與蒼白,農村更有潛力可以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曾揚景以農村餐桌為例,近年來興盛的農村餐桌,打的正是“美食美景”的招牌,在農村中原有生產的功能,若加上大量美學,必可以打造出新農村生活美學,只要堅信友善耕作,農村反倒可以創造更高的觀光價值和動人故事。
最後,張靜玉以專業本科生的角度分享,如何重視草地的護土功能,守護原生態,進行比有機更省力的安全農業。“草皮在癢“是她所創立的品牌,其中無農藥蓮霧證實也顛覆了友善耕作的可行性。現代人看待農產品,不應該只看到作物本身,應該連同它生長的環境一併關聯。
其中張瑋琦教授以日本農村為例,分析城鄉關係的進展為:觀光農業、休閒農業、社區營造、新農業連線、農村再造,最後達到地方創生。“食農”教育像是一個橋樑,將農業裡的人與農業外的人串聯在一起。用新方法解決舊時代的問題,張教授以台灣的“台青蕉”樂團為例,過去老一輩的人不會想到用開青年旅社、樂團表演等傳達對農村的感情,也因為新形式的創新,讓台灣青年有機會走上國際。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王俊秀副院長形容,這是台灣的“你農我農”全民愛農的價值。
農業不是少數人的事,隨著食安問題和食農教育,成為人人關心且有義務參與的任務,農業的未來容納百川,各種產業的投入都將為台灣的土地盡一份心力。特別是返鄉青年創業的銜接,向過去學習,朝未來並行,如同站在土地上的農夫,看得越遠,內心越謙卑,一粒種子看起來很渺小,但種樹成林只是彈指之間。
未完(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