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4日 星期一

在餐桌前聽故事-MAD哥本哈根的食物研討會




馬戲團帳篷裡的食物研討會
有多少職業婦女下班後匆匆趕到超級市場,想都不想抓了要買的菜,在面無表情的收銀員面前結帳,完成攸關全家人健康幸福的採購要事;又有多少幸運的主婦得以提著菜籃在傳統市場深入挑選,親手觸碰食材的溫度與亮澤,只是關於食物的來源或是背後故事,我們了解多少呢?在夏日微風的午后,我們選擇到目前最夯的農夫市集,聽聽蔬菜的產地故事,與小農聊聊節氣變化對收穫的影響。

隨著環境意識提高,我們越來越關心吃下肚的食物,然而光是消費者與生產者的努力是不夠的,食育的推廣與教育需要更多專業人士共同參與,也因為如此,2011年在哥本哈根舉辦的第一屆MAD食物研討會引起國際的共鳴響應,目前正順利地籌辦第三屆,希望拋磚引玉串聯多方生產鏈,一起寫下食物革命的歷史。

由丹麥哥本哈根的年輕名廚René Redzepi所創辦,全名是MAD SymposiumMAD在丹麥文意指食物,每年夏天舉辦為期兩天的密集研討會,活動場地不選在五星級飯店內,而是戶外的亮黃與藍色條紋的馬戲團帳篷裡,也被暱稱為食物營(food camp),聚集約五百名關心食物的講者、賓客與媒體,用生動活潑的語言講出一桌好菜,2012第二屆MAD的主題即是狼吞虎嚥但充滿希望的好胃口”(A Voracious, Hopeful Appetite)

高度親密性的類劇場小空間,成員來自廚師、農夫、學者、科學家、食品生產業者以及記者,簡陋的舞台是綠色的料裡台,類TED的簡短精彩演講,講題包羅萬象,從食物到環境、生態到文化,能源到經濟,甚至是充滿未來感的食物分子實驗室,突發奇想為人類找尋尚未被發現但可食用的美味創意,在一盞充滿深度但不深澳的聚光燈下,大家一起學習關於食物的歷史與未來。



哥本哈根小廚師的大夢想
創辦人René Redzepi出生在丹麥勞工階級的家庭,父親白天是辛苦搬貨的菜飯,晚上兼差開計程車載觀光客遊覽市區,當過清潔工撿過無數玻璃瓶和咖啡紙杯,之後在餐廳洗盤子的時候遇見擔任收銀員的母親。這位年輕全身散發社會運動精神的主廚回憶,十五歲那年因為考不上好高中所以只好選擇鄰近的餐飲學校,雖然這間學校相對容易入學但學術要求令人匪夷所思,例如期末考的題目是請用不同語言寫出溫泉蛋的名稱滿臉疑惑的René Redzepi寫出三個勉強過關。當時的環境將廚師視為低等的職業,縱使當學徒多年熬出頭了,也僅僅是個技工,雖然付出大量的勞力,但在社會地位上仍然無法與醫生或是律師相比。

二十年後René Redzepi成為真正的主廚,並在哥本哈根擁有一家知名餐廳,而社會對廚師的觀感已經大幅改變,不再只是那個每天待在不見天日炙熱危險的廚房,切著胡蘿蔔的工人,廚師漸漸成為與人們生活相關的重要的人。新時代廚師有更多的機會或者說是責任,告訴消費者食物的來源與歷史,有哪些花卉可以應用在料裡,農夫與生產鏈的關係,永續與食物的社會責任。企圖為新主廚下定義的René Redzepi開始與同樣關心飲食教育的朋友,在不同的舞台推廣他們的理念,例如英國的Glastonbury Music Festival或丹麥的Roskilde Festival,這些都是歐洲知名的大型前衛戶外音樂祭,這裡聚集充滿熱情喜歡音樂的年輕人,活力旺盛滿懷改變世界的夢想。經過多年的醞釀,結合創意與商業效益,MAD Symposium就是誕生於這樣的自由時空。


關心環境樂當說故事的人
MAD認為過去被廣泛推行的「從產地到餐桌」(from farm to table)概念其實仍然是被動的消費關係,農夫與購買者之間應該有更多的流動與啟發,若是單傳仰賴生產者製造食物、人們僅能選擇已經被生產的食物,那麼商業機制一樣會是最大的獲利方;食物文化背後的推手是廚師,廚師可以改變人們對飲食的思維,在知識時代來臨的時代,廚師不該只是在廚房料裡,端出一道道華麗美味的佳餚,應該走到幕前與饕客分享他的美食研究之旅,這也是MAD標榜草根性的革命精神(grassroots)

土耳其炙熱且惡劣的天氣孕育出強健的農村文化,起司從山羊乳開始,經過高溫加熱、萃取、過濾、重壓、醃漬、發酵等一道道手工費時的過程,當食用者親自參與製造旅程時,嚐起來的味道也會特別不一樣,進而珍惜敬重眼前舌尖上的珍饈。在全球化與商業化的席捲下,許多小農的烹調技藝與傳家食譜已經悄悄消逝,我們心滿意足地享用盛在漂亮盤中的美食,但卻不知道它們從何而來以及如何被製造出來,這之中有太多故事其實在餐桌前的我們也想知道,因此MAD開闢一個透明公開的平台,讓大家一起來討論一起發現新知,交換對美食的熱情。

MAD Symposium裡,人人是專家也是說故事的人。第一屆大會中除了René Redzepi開場外,兩天內邀請到22位講者,其中身為農夫也是社會企業家的Thomas Hatyyung理性地分析都市農業系統,預言未來城市會是高度人口聚集的地方,因此如何利用地狹人稠的空間密集種植,成為重要的課題;此外人造土也可能是未來必須仰賴的資源。

墨爾本主廚Ben Shewry在「愛的循環中」(The Cycle of Love)感性地說道:我從來不覺得自己很富足,但是當面對大自然時,我覺得我是最富有的人,而這些資源是卻沒有人在意的。」美國廚師也是美食作家的Daniel Patterson這回不談料裡食譜,而介紹基本而簡單的植物,向來被視為燙手山芋的甜菜根,背後其實有很多生動精彩的小故事。

第二屆研討會中同樣有22位講者,西班牙名廚Ferran Adria分享創意與味蕾之間的美妙華爾滋,不同於主廚的明星光環,褪下制服脫掉帽子,平易近人輕鬆地與觀眾分享料理哲學;新巴威風格女廚,也是菇類專家及社會企業家Chido Govera用真實故事讓現場五百人熱淚盈眶。一個七歲的非洲孤兒獨立帶著年幼的弟弟,為了生存意外學習到如何利用農業廢料種植菇類的方法;2010年,Chido Govera成立社會企業,在非洲及印度教導孤兒靠種植香菇自力更生;另外在美國與德國也研發出用咖啡渣種植蠔菇的方法(oyster mushrooms)。Chido Govera在演講結束時說到她的哲學觀:非關美味,你必須學會生存以及幫助自己。


美食界的TED分享大會
每年的大會都有主題精神,第一屆MAD的主旨是種下想法的樹苗” (VEGETATION:PLANTING THOUGHTS),知識帶來責任感,在社群網站的推波助瀾下,廚師不被允許再孤芳自賞閉門造車,廚師是唯一清楚所有食材來源以及如何被使用的關鍵角色,當新鮮的食材被放置在料理台上,廚師手握土地與消費者健康的生死大權,豐裕的泥土才可以滋養出鮮美的蔬菜,下一代口中的幸福必須提早被看見。於是第一屆MAD開宗明義探討植物的根源,從產地到餐桌的旅程,新鮮的食材一一被放大檢視,赤足踩在泥土上才可以感受知識以外的溫度。

第二屆MAD的主題精神是好胃口 (APPETITE),真正的幸福是大口吃飯大口喝酒,食物讓人開心,身體飽足後更有餘力思考與創造。延續第一屆的精神,從地球環境到人的內在,從植物到人類,廚師得以利用本身技藝烹調出美味在地健康的食物,好胃口串連:品嚐(taste), 觸覺(touch), 味覺(smell), (see),思考(to think)的五感體驗,正如同賈伯斯所說Stay hungry , stay foolish(求知若渴,虛懷若愚)
,飢餓也可能是創意的繆思。預定在2013年八月舉辦的第三屆MAD主題越來越廣闊,勇氣”(GUTS)則是送給所有廚師的座右銘。

秉持創新不設限的MAD不只是每年夏天在哥本哈根舉辦的小型研討會,每一次活動完畢都會將影像上傳到網站,因此無法參加的人一樣可以零時差地參與這場全球盛會;如同TED的精神,將知識及熱情散布到世界各個角落也是MAD的宗旨。每一位講者背後都代表著一個有強大理念精神的組織或是社會企業,北歐食物實驗室(Nordic Food Lab)2008年成立的非營利性組織,目的是為了探索北歐食物的傳統與現代化,該組織致力於學術研究,並將研究成果分享給廚師及產業和社會大眾。

雪梨美食嘉年華(Crave Sydney International Food Festival)則為澳洲城市帶來大量的觀光人潮與經濟效益,美食讓人與人關係更緊密,透過歡樂輕鬆的示範分享,饕客自然而然地接受食物議題背後的訊息。MAD為長期關心自然、在地、健康的另類廚師搭起一座樸實的舞台,這裡掌聲的背後不是代表盲從的消費文化,而是對知識及使命感的鼓勵。

傳統的社會分工讓農夫終身專注於耕作生產,但新時代的農夫可以是土地研究者,也可以是專業的廚師,日本另類有機農夫市集「朝市」裡聚集多元化的小農及小型農產加工品製造者,每天定時報到出現在固定的攤位,不時顧客會詢問某種食材的另類料裡方式,這時候農夫眼中散發出熱情的光彩,滔滔不絕分享獨特的私房料理,在如此友善的戶外空間,人人都是食物教育工作者,不知不覺提高美食文化的視野格局。如同MAD創辦人René Redzepi所說,我們需要勇於追尋更好的勇氣,我們需要更高遠的思維(We need appetite to dare for better, to think bigger),土地的朝顏與笑容,從今天開始!



註一: TED(指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即技術、娛樂、設計)藉由短短18分鐘的精彩演講,與優秀的思想,希望改變人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從2006年起,TED演講的視頻被上傳到網上,在全世界各個角落都可以同步免費觀看。

註二: 類似於台灣的菜市場,朝市是日本的農產品行銷通路之一,通常於早上六點到八點之間營運。一般消費者習慣到超級市場或室內商家購買生鮮產品,為了鼓勵小農與消費者之間的交流,朝市成為另類的選擇。

原文刊登於GREEN雜誌2013.02
照片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