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1日 星期一

【鄉間小路專題】-生活現場╳風土建築 & 原住民的日常建築演繹


文╱林珮芸

 臺灣最早的主人原住民,生活與大自然息息相關,無論是倚山還是傍海,都可以看到他們與自然環境和諧相容的智慧。原住民對於環境的觀察與瞭解,通過世世代代的累積,奠基成為深厚的「在地知識」(local knowledge),好比對於野菜的運用之道,從醫學不發達時期開始,原住民便懂得在自家附近種植多種藥草,藉此尋求自癒,也會在鄉野中採集野菜,烹調作為菜餚。

這樣的特性也反應在建築觀上,好比狩獵過程中臨時搭建的獵寮,一塊庇護的屏幕和地面上的防水布即可化身為短暫的棲身之所,半戶外式的空間不僅保持空氣的暢通流動,寒冷時還能升火取暖、野炊烹飪,儼然是最原味的另類夜生活了。

本文追尋原住民的發展軌跡,企圖以此挖掘出傳統建築的空間結構,繼而觀察現階段演進的近況,藉以串聯起過去與未來,並建立以環保永續建築、社區發展、城市幸福為核心精神的綠色生態圈。

從山野到城市,現代版原住民住宅空間

傳統的原住民建築,最道地的概念就是「就地取材」,利用自然環境提供的各式建材,包括木、竹、藤、茅草等,再輔以高度精密的工法打造而成。從空間場域來看,除了起居坐臥的房間之外,日常生活的腹地還涵蓋了工作間(儲放農具用)、炊事間、穀倉、豬舍、雞舍、牛舍、菜園、男子的獵人學校、女子的協作工作區域、祭典處等區域。

隨著都市化發展,原住民與平地人的互動交流漸趨頻繁,也藉此學習到許多現代化的建築工法,逐漸減少低科技的搭建方式,一步步邁向現代化。雖然也有大自然的災害,如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迫使山上的原住民遷徙到平地,全數改住到都市化的建築中,但他們仍不知不覺地將空間設計規劃成與過去部落相似的生活動線,也保留下重要的聚會空間,盡可能地依循自然生活的步調。

新竹尖石司馬庫斯部落:現代化下的發展與挑戰

以新竹尖石鄉的司馬庫斯部落為例,生態旅遊是目前部落重要的經濟收入來源,開放觀光客進入族人的生活圈,勢必得要作出許多選擇,同時維持觀光與原本生活的平衡。部落中除了規畫了供給遊客住宿的小木屋、木造餐廳、咖啡廳、雜貨店外;依然保留下對於族人相當重要的聚會所,每天早上也會在此進行公共事務討論;而當地的森林國小則是他們自費搭建的綠色建築,木造空間提醒著下一代守護自然的使命感。

對於排灣族來說,傳統建築習慣在自家門前留一塊空地,特別是頭目的家門口,一定有一個供公共聚會使用、討論部落內大小事的廣場;直到現在,即便是建築逐漸朝向現代化,部落族人仍習慣將房子往後蓋,騰出前方一塊方整的空地,雖然不見得作為聚會使用,卻衍伸為養花蒔草的小花園,這種概念與傳統原住民在家附近種植草藥、採集野菜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過去相較珍貴的能源,好比乾淨的水源與電力、網際網路,隨著時代演進,部落中漸漸普及,這讓城市和原住民聚落的界線漸次消弭,然而,該如何保留在地的文化、價值觀,也成為我們這一代該深思的重要課題。

臺東長濱南竹湖部落:社區總體營造下的再造轉生

南竹湖部落是安通越嶺古道的起點,也是橫跨花東海岸山脈的第一線古道,從此處往西走,可抵達花蓮縣玉里鎮。南竹湖部落的阿美族人最早原居住在豐濱上游的貓公山,因為想尋找一處平坦肥沃、以利耕種的居住地,遷移至竹湖村,再因疾病及其他種種因素,輾轉遷移至現今南竹湖的位置。

南竹湖部落的祭祀風氣盛行,生活中的大小事均與傳統信仰脫不了關係,當到舉行祭典的時候,族人便會上山採集食物,也會到鄰近溪流抓在地盛產的白螃蟹――部落的原名「Pakara’ac」(巴卡拉阿茲),便源自於阿美族語中的「白螃蟹」一詞。現在,社區的入口處便聳立著一座白螃蟹雕塑,作為精神指標象徵。部落中99%的部落族人,仍竭力維持傳統的祭典儀式,自給自足地從山和溪流中獲取生活食糧。

社區中讓老人家休息的茅草屋(Pipahahanan)使用乾燒之後的竹子,在去除水分和糖分以後,據說可使用超過20年;斜屋頂式的瓦片建材冬暖夏涼,四周水泥圍牆加入在地石頭裝飾,不僅美麗且物盡其用。涼亭的空間適時提供族人分享收穫,冬天時可在這升火取暖,連繫感情。

由虎尾科技大學休閒遊憩系侯錦雄教授所帶領的工作團隊,最早進入偏鄉社區,設計規畫總體營造,協助地景觀美化,發展社區自給自足的健康模式,得以發展成小而美的部落社區。其中最明顯的,是過去的建築因老舊毀損,工作團隊從旁協助,輔導改建老屋,除了保留下原本的木造結構,外牆則以現代建材加以鞏固,成為轉生為通風且舒適宜人的公共空間。過去以柴燒為主的戶外廚房也完整留下來,鄰近的柴薪存放區,則設計成茅草帽外型,既環保又美觀,也增添了社區的樂趣與話題性。

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當屬部落裡一畝整齊方整的小菜園。社造團隊鼓勵族人種菜,不只可提供當地蔬食,還可以藉此聯繫人與人之間的情誼。無論是高齡者或是幼齡者,皆可以從土地中得到滋養,而這也是侯錦雄教授透過園藝背景設計出的「綠色照顧」系統之一。

原本是東岸一個容易被疏忽的原鄉部落,經過地景規畫與社區營造,積極與外界溝通,也以工作假期的形式邀請到年輕志工,運用阿美族傳統服飾的白、紅、綠、黃、桃紅等五種顏色,彩繪在屋舍、矮牆、圍欄等處,透過鮮豔的色彩,無須多餘贅言便也發揚了阿美族獨特的慶典文化。

從建築到空間,從室內走向室外,從採集到種植,從狩獵到發展觀光,不同階段的變化均是原住民與時代接軌、不斷前進的軌跡,即便不是部落中的一份子,我們對於原住民的想像,也應該與時並進地,不遺忘但不刻意美化。綠色建築的精神在於創造出符合居住者原本生活的住所空間,適切的居家生活是滋養生命的重要方式,因為感受到安全幸福,所以在此綿延繁衍生命,傳統的智慧也藉此一代一代傳承下去,正好似載歌載舞的豐收祭典,年復一年地舉辦、歡慶下去。

原文刊登於鄉間小路  雜誌2016 07月號

當期《鄉間小路》線上訂購
博客來:http://goo.gl/5INbZT
金石堂:http://goo.gl/aXkAHE
誠品:http://goo.gl/1K2hh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