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的軟革命 守護台灣土地
一群志工犧牲假日,來到山間汗流浹背地採石、鋸木、夯土;透過志工力量,以簡單、就地取材原則,手作出符合環境、在地文史特色的步道。旁人想像手作步道,多少帶有幾絲浪漫情懷,但對赴美學習修復步道的徐銘謙而言,這項工作的基礎是科學。「手作步道牽涉範圍極廣,志工必須熟知動植物學、工程學、地質學、氣象學,甚至當地歷史。」台灣「千里步道」在長期的推廣下,挽救了臺灣僅存最後一條長約八公里的天然海岸,也是連結屏東與臺東海岸的阿朗壹古道。手作步道以不破壞自然環境的概念,溫柔連結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讓更多人有機會可以親近台灣美麗的山岳。如果步道可以透過手作,那麼濕地呢?台灣地質由巨大起伏的山脈構成,同時身為有豐富水資源的海島,很多人忘記了其實濕地也是台灣不可錯過的風景。
遠從美國東南方肯塔基州的學者也是實務工作者Thomas R. Biebighauser,第一次來到亞洲,短短的兩個星期,走訪了台灣北部數個重要濕地,如福壽山、關渡自然公園,對於這個美麗的小島,卻充滿密集多元生物的景觀感到不可思議。長期在美國研究與復育濕地的他說「台灣有濕地最好的生存條件,一定要加以善用」。全球濕地和它的生態系統佔據超過三分之一美國的面積,二分之一的巴西,但是很明顯地這些生機盎然的重要地區逐漸消失。多數的溼地屬於自然荒野,但也有人工復育的,英國倫敦「野禽&濕地信託」(Wildfowl &
Wetlands Trust)主張,溼地的重要性不應分面積大小、地點。
濕地提供多樣性生物一個生存的家
因為有了濕地所以生物多樣性得以持續;人類的活動也不能不靠濕地。沼地的蘆葦桿在很多地區,被用來製造房屋或是竹筏;泥煤田則可用來作為種植作物的土壤,也有人拿來當作一種能源使用。早期沒有現代化交通工具時,人們是利用水道運輸、移動。珍貴的淡水往往藏在溼地底下,因為豐富的植物淨化水源,人類仰賴濕地存活的故事,似乎被大家漸漸遺忘。倫敦濕地公園(Wetland Center)努力找回古早的智慧和生態。聽起來好像還很遙遠,想想每天吃的稻米,其實最早來也是取自濕地的概念,水高過土壤、引水灌溉、梯田的技術,都是濕地的輔助。你知道世界上有超過7000種類的米嗎?水牛種稻在中國也已經有7000年的歷史。無論是天然還是人工的溼地,都可說是人類的衣食父母。
至今已經在美國二十個州,建立超過1600個大大小小的濕地,發表過無數關於濕地的學術論文,寫了超過百篇的濕地募款計畫,Thomas仍然對於台灣感到驚奇。深深瞭解亞洲氣候不同於美國,這位溫文儒雅的學者開宗明義就分析「健康的濕地並不會孳生蚊蟲」,簡單釐清一般人對於濕地的錯誤印象。想想在生活或是鄉間的許多角落,一定很常看見那種被廢棄、一窩骯髒的水窪,一個無人願意接近的角落,但是對於濕地專家來說,只要透過一些簡單的技巧和知識,就可以改造成生氣盎然的濕地生態,在這其中有動物、昆蟲、植物的參與,將死氣沉沉的空間轉變成綠意盎然的生態系統。只需要前期花少許的心力觀察、維護,確認它是健康運行的濕地,未來就可以讓它用自然的力量自行生存。
復育濕地也有SOP流程
過去因為氣候的關係,自然形成許多大面積的濕地,然而隨著人口增加,經濟開發將濕地夷為平地,也將其中長期居住的「原住民」生物趕走,許多生物甚至瀕臨絕種,Thomas淡淡地說:「當濕地恢復了,一些絕跡三十年以上的生物卻復活了」聽起來很神奇,但生物的自生繁衍能力超過人類的想像。畢業於明尼蘇達州大學的野生動物生態系,長期在國家森林工作,從1982開始參與濕地復育工作,並針對許多公共的、私人的農場、牧原設計不同規模的濕地。其中他最熱愛的,是帶領參與者一起「手作濕地」。不同於一般環境教育,手作濕地涉及專業知識與技術,同時因地制宜必須找到最適宜當地的生存條件,才可以讓設計出的濕地永續不乾涸。「然而自然是很奇妙的,乾涸也是濕地週期的一部分」Thomas散發熱情地說。
不同於池塘或是水族箱,濕地最重要的原素有三個,一下往上分別是地下水、硬實土壤層(clay)和表面的植物,天然形成的濕地大多已有此條件。但如果希望自行設計或是復育,這三個條件就缺一不可。「當然我們希望盡可能降低成本,同時不用人為機器」一般想到的幫浦或是抽水設備都是干擾濕地的設備,有豐富經驗的Thomas笑笑提醒。但是倘若真的先天條件不足,也可以利用透水塑膠布代替土壤層,甫助濕地形成,但是事後的維護和成本就相對大得多。濕地和人的關係不可或缺,但是對於長期生活在都市的我們來說,究竟有哪些重要性呢?曾經替紐約大學授課的學者,設計出一套適用於濕地和魚類共生的系統,規劃良好的系統可以預防洪水天災、舒緩洪雨之後的水源問題,和都市人息息相關的還有淨化水源的功能。
甚至停車場也可以建濕地
「任何地方都可以設計濕地,我們曾經有一個案例是在停車場建立濕地」Thomas在關渡自然公園演講廳時簡報說。面對聽眾最有興趣的是如何在都市中設計出適宜濕地生態,Thomas覺得一點也沒有問題,在都市大樓屋頂的濕地,最重要的還是土壤層的,但以另一個角度來說,台灣各個角落已經充斥著既有的濕地,例如水稻土壤層,那是最普遍的濕地。池塘或是公園裡的水窪,經過設計後都有可能和大型濕地相提媲美。在台灣已經超過三十年的巴利士教授(Barnes MD),目前任職於台灣文化大學土地資源系,也是協助Thomas來台推廣濕地的重要推手,兩位來自相同故鄉肯塔基州(Kentucky),同樣對水源保護和濕地有無可計量的熱情和奉獻。巴利士教授長期帶領學生在實驗林場做教學,留著大鬍子的他最受學生喜愛的是他入境隨俗,不但說一口流利的中文,還關心畢業後學生的就業。
「教室之外永遠學習比教室內還多」,Thomas的手作濕地工作坊帶給成人和孩子永生難忘的體驗。巴利士教授比較台灣和美國的農作條件說:「美國大型單一作物的耕作方式,對於土地是不利的。反倒是台灣小規模的水稻,可以多元利用土地,並讓濕地有機會可以循環再生」。台灣位於多雨的地域,和日本相似,同樣未善利用水資源,造成夏季缺水的問題。一定要手作濕地嗎?有沒有可能從已經乾涸的歷史水道開始復育,過去的水道擁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但後人的干擾或氣候變遷,水圳不再發揮功能,濕地專家一致同意從擁有天然條件的地區下手是最有機會成功的。
我想起家附近的陽明山十八份水圳步道,日本時代遺留下的自來水步道,潔淨的山泉沿著山坡丘陵,灌溉兩旁的梯田農作,最後供給一般家庭民生用水,濃濃的悠古之情值得抽空親訪這段水源之道。出版無數、得獎無數的Thomas R. Biebighauser教授,提醒台灣有最美的地景和資源,更該珍惜這些獨特的自然景觀,如果生態系統是地球生生不息的生存方式,那麼人類只是小小的一環,倘若無法創造生命,至少可以透過觀察、學習、設計去守護身邊隨處可見,但奄奄一息的濕地種子。向濕地學習生命教育,手作一座屬於在地的生態系統,聽起來很難嗎?只要動手就一點也不難。
原文刊登於 Green雜誌 2014.10月號 LIFE專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