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8日 星期二

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藍鯨傳奇


/林珮芸

歷史悠久的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 (Natural History Museum, London)曾將Hintze Hall大廳的展示標本從恐龍換成大象,近來又將海底哺乳類藍鯨標本懸掛於大廳空中,除了呈現生物演化與人類生活關係外,並將關注焦點從陸地轉向海洋,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海洋汙染問題嚴重,海底生態系統破壞議題刻不容緩。為了喚起大眾對海洋的重視,這隻25.2公尺長的母鯨,從原本的哺乳類展廳一躍跳上博物館主廳,以立體形態被展示,希望人們可以透過不同視角體驗藍鯨的行進動線。

藍鯨(Balaenoptera musculus)是地球現存最大的哺乳類動物,高達160噸的體積比恐龍還大(阿根廷龍僅70)。但隨著人類捕殺行為,藍鯨從250,000(1800年代)銳減為2,300(1900年代);直到1972年開始藍鯨受到國際保護後,才有漸漸復育的跡象。這隻於1891年就來到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標本,源自於愛爾蘭島一隻受補獵身亡的藍鯨;1938年開始於該館的哺乳類動物廳展示。其中經過35年的討論與計畫,終於在20151月正式以海生動物取代陸地動物。

時常獲獎的室內設計及展廳製作公司Casson Mann擅長結合藝術、人文與博物館元素,這次以創新思維及前瞻的概念,拉近博物館與海底世界的距離。Hintze Hall展廳廣泛被認為是重要恐龍標本Diplodocus, Dippy的基地,然而以藍鯨取代恐龍,此舉象徵了新世代的焦點轉移。對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來說,科學研究成果若無法以平易近人的語彙傳達給一般參觀者,就不算是成功的教育機構;博物館身負另一個重要使命,即是預知未來的科學研究重點。而海洋議題就是下一個人類面臨的考驗,在看不見的海底世界中,生態系統正悄悄演變,若人們不瞭解海底下的世界,便無法改變逐漸惡化的環境。

Sir Michael Dixon:「藉由重視地球上最大的動物,提醒我們對自然生態的責任;藍鯨的減少代表即便生活在資源豐沛的深海,也不能免於環境威脅,而人類是關鍵因素」。科學(science)與自然(nature),傳統被認為是對立的發展軸線,但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認為兩者應該要互補、攜手合作。當今自然生態環境系統被破壞的速度比從前更快,博物館的角色必須要跟進,更大膽、勇敢、善用科學的優勢。人類的智慧搭配技術、設備的提升,對海洋的探索(discovery)達到前所未有的尖峰;倫敦自然歷史博物不以科學研究而感到自滿,館方希望融合文化與人文、藝術,串起生態圈與人類智慧文明的共同演進(evolution)

博物館邀請參觀者一同加入改變的行列,用「關注」和「關懷」促使科學家深入對海洋的研究。因為面對瞭解不夠的深海底層,人們無法實踐以擁抱海洋的熱情,投入海洋保護的具體行動。2015年,身為西方世界第一個熟悉海洋的歐洲大島英國,決定領先改變博物館對自然資源(nature resource)的觀點,以藍鯨取代恐龍表現了館方的行銷策略進化。直到2020年,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重點將放在三個主要項目:45億年的自然的原生和演變歷史、多元物種的生態演化系統、永續的未來。直到2013年,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名列英國觀光景點前三名,而Hintze Hall展示廳的焦點肯定是全球自然科學矚目的重點

至於原本的恐龍標本是否就不再受到重視?館長笑笑說::「它現在有更重要的任務,Dippy預計到世界各地巡迴展覽,發揮更大的影響力」相較於恐龍,藍鯨和人類的關係更接近,至少它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活生生的動物;藍鯨傳奇呼籲人們關心海洋,努力不讓它步上恐龍的後塵-消失絕跡。除了到現場親自感受藍鯨標本的震撼,世界各角落的訪客也可透過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與它近距離接觸。遷徙到新家的藍鯨標本不再以平面示人,策展人特別將之高掛在展廳天花板,目的是讓訪客從下而上感受它的體積、比例;3D式的動態觀賞路線,讓科學家與學生、參觀者有機會觀察多面向的視角。

看見海洋、看見未來。閉上眼回想超過一個半世紀前,這隻藍鯨優游的徜徉於碧海藍天;電影「鯨騎士」中的小女孩騎在鯨背上,放開雙手回歸大海那種天、海、人、鯨合一的畫面,似乎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那是不需要言語即可以相互溝通的呢喃、是人類與大海最近的距離。


原文刊登於 海洋科學博物館 潮境季刊第六期  2015.04月號
點這購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