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7日 星期日

不花錢過好生活—Living without Money



沙發衝浪旅行14年不用錢
「有錢不是萬能,沒錢萬萬不能」這句話現在要被推翻了。1996,50幾歲的德國女人史威默(Heidemarie Schwermer)自願放棄房子和所有財產,只拎著一只裝滿衣服的皮箱,在各國城市中旅行了14,過著以物易物、交換資源、簡單、沒有金錢的生活。2008年透過挪威女性導演哈佛森(Line Halvorsen)兩年的訪談紀錄,2010年完成52分鐘紀錄片【Living without Money】。現已70歲並成為祖母的史威默外表年輕有活力,常保好奇心及冒險心的她一點也不顯老態。她在紀錄片中豁達睿智地笑說:「我曾經擁有自己所需的一切,有棟房子,還把兩個小孩拉拔長大。不過,所有的財產,我都不要了。」

出生於1942,位於現今東歐的梅梅爾(Memel)註一,二次世界大戰隨著父母逃到德國,任職教師近二十年,有兩個孩子三個孫子。她的書曾得過義大利的文學獎。她曾當過心理治療師(psychotherapist),給予很多人超乎金錢的價值。經過多次掙扎後,她決定要用簡單的生活方式,做一個實驗,挑戰資本主義。史威默很喜歡旅行,但旅行這件事不是靠別人給予就能執行,所以近幾年,她挪動一些退休金來作為旅費。藉由沙發衝浪(Couch surfing)註二方式走訪世界各地,幫助人們擺脫金錢物質枷鎖,找到快樂滿足的美好生活。

1960年代,史威默曾經到南美智利旅行,在那邊看見真正的貧窮,令她回憶起兒時身無分文的父母為求生存的簡約生活;回到德國後看見物質社會的奢侈與浪費,讓她開始懷疑資本主義是否帶領人們到更好的未來。1994年成立「施與受」中心(Give and take central),也是德國第一個標榜以勞力或服務交換物資的機構,在這過程中沒有金錢的流動。史威默語重心長地說:「我們都被金錢迷惑了,金錢讓我們分心,忘記什麼是最重要,什麼是真正的快樂。我的工作是幫助人們拾回原本就存在而且免費的幸福」。兩年後,史威默正式宣告脫離金錢體系,辭掉工作、搬離租的房子、取消銀行帳戶、終止健保、把所有東西送給需要的人。回想到當時,史威默笑笑說:我兩個孩子快嚇死了,我的好朋友哭著請我不要這麼做,然而,她們現在卻是支持我最大的力量。

至今15年來,史威默靠著寫書分享經驗已經可以支持她生活開銷,然而「分享多餘」的習慣不曾改變,她會將盈收分為小額金錢分送給需要幫助的人,也會在不同的地方以勞務換取食宿,樂觀的史威默不以為苦,她說:「我跟一般人不同,這樣的生活方式是我選擇的,但很多人不得不為金錢工作。我當然會擔心將來老時沒有退休金,但盡量不去想未來會不會生病住院,我唯一可以確認的是明天醒來又是快樂的一天」。  



一整年不用錢:免費+自由
《紐約時報》兩年持續榜上有名的暢銷書《阿拉斯加之死》,同樣真實記錄一名出身美國東岸富裕家庭的年輕男子克里斯,1990年夏天,甫以優異成績自艾默瑞大學畢業,此後家人就失去他的音訊。他改名換姓,把銀行帳戶中兩萬四千美元的存款悉數捐給慈善機構,放棄了車子和大部分財產,還把身邊的現金全都燒掉。開始全新的生活,在北美大陸漂泊,追尋超越物質的原始經驗。旅行的過程中用文字或詩,記錄省思與對自然的感動,字字直探心靈最深處。直到四個月後,因為誤食野生植物,他的遺體出現在阿拉斯加一輛破廢的廂型車,在美國資本社會中引起熱烈極大的震撼。

相似但以更聰明的方式,2008年到2009一整年,英國青年馬克.鮑伊(Mark Boyle)不花一毛錢成功活下來,並將他的經驗寫成一本書【一整年不用錢:免費+自由--一個經濟系畢業生的不用錢生活實驗】(The Moneyless Man: A Year of Freeconomic Living)。原為企業經理人的馬克,本身也是經濟系畢業的高材生,他大膽做了這樣的實驗,並且在這樣的過程中,反省我們因為金錢所帶來的價值觀扭曲。他以烏賊骨板磨成粉來刷牙(非洲人以嚼樹皮清潔口腔),只吃當季食物(採集大自然的免費蔬果),和人交換生存技巧,使用堆肥廁所等種種情境,甚至不用一文錢渡海到愛爾蘭,過了一個零消費聖誕節。

馬克.鮑伊在英國發起「免費經濟」運動,他大學主修經濟學,曾任有機食品公司的經理。他的網站the Freeconomic Community每天有三萬人次的點閱率,藉由社群網路目前已累計超過一萬五千多名會員。馬克現為英國主流媒體《衛報》(Guardian )及《倫理消費者》雜誌(Ethical Consumer )的專欄作家,企圖在消費社會終提醒人們不因金錢而迷失自我,成為新世代的指標。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可以理解史威默與馬克的實驗,有人抨擊史威默不過是個寄生蟲,在身邊人的善意下存活,在接受電視媒體採訪時,甚至有來賓直接問史威默用什麼方式來到電視台?而史威默面不改色地回應:我是受邀來的,是主辦單位給我機票的。一般人甚至無法想像一天沒有錢的生活,克里斯的故事也曾引起社會激烈的反彈,有人認為他不過是狂妄的年輕人,憑什麼認為可以脫離文明活下來,主流媒體的加持根本是浪費社會成本對此批評,史威默和馬克僅能以時間來證明。



簡單生活=更好的生活
與德國史威默相同的是,馬克也認為唯有脫離資本經濟體系才有可能找回人的深度快樂,擺脫物質的糖衣,尋找自由與創意,太多的環保理論與學說,但真正落實又是一回事。習慣於台灣便利與迅速的環境,我們其實已經脫離自然很遠很遠了,真正的自給自足是不需要依靠外力,僅僅利用大自然的資源就可以達到生存的目的,如此一來,便不需要擔心經濟不景氣、油電上漲、裁員的恐慌。完全不花一塊錢生活也許太過極端,正如台灣唯一實踐徹底環保永續的「鹽寮淨土」註三創辦人區紀復先生所說:「一般人需要花一千元,我們只需要花十元,但十元一樣還是需要錢」,在現今的社會裡我們很難不跟錢脫離關係,一名社會科學家說:「資本主義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告訴人們自然生態所需要花費的成本」,但我們可以改變想法,減少消費與浪費。

受到電影「讓愛傳出去」(Pay It Forward)的啟發,”Swapaskills”是英國最大的「以物易物(以務以務)」社群網站,至今已有近六萬名會員註冊,利用自身的專業技能交換需要的報酬,網站服務分為兩區:可提供的服務與尋求支援的服務,種類包括辦公室打掃、修電腦、烤麵包、網站設計等;此外也有物資的交換,賦與二手商品新生命,藉由社群網站人們可以認識彼此,不只交換生活也交換想法。BBC電視曾經專題報導”Swapaskills”風潮,一名美髮師開心地說:我用我的專業交換到學做麵包的機會,不只省了學費更豐富我的生活,不用錢一樣可以賺到快樂。

無論是國際響應的無消費日註四,或是日本興起的半農半X生活註五,其實都在提醒我們應該主動降低對金錢的依賴,綜觀人類發展文明史,物質經濟僅僅發生於當代短暫的一百年,金錢異化了我們的價值觀與生命意義。大量的消費,以自然生態換取經濟的發展並不會帶給我們長遠的快樂。史威默實驗成功後得出結論:放棄金錢帶給我生活品質、內在的富足與自由(Giving up money gave me quality of life, inner wealth and freedom),正如美國作家瑪格麗特倫貝克(Margaret Lee Runbeck):幸福不是你要到達的終點,而是你旅行的方式(Happiness is not a station to arrive at, but a manner of traveling),只有當你明白,幸福在於你內心的選擇時,你才願意放下對金錢的迷戀與執著。享受生命?還是享受金錢?只有你自己可以決定。


註一: Memel (former East Prussia) 梅梅爾,在東普魯士的城市,曾經隸屬於德國,現為克萊佩達,立陶宛的一部分。

註二:沙發衝浪(Couch surfing)網站是一個基於「分享」概念的旅遊網站,基於不花錢,分享價值,串連世界各地友誼。運作方式為:「我現在在某個地方,有房子、客廳可以給人家住,如果你要來,也許我可以接待你,可透過郵件聯絡是否可行。」

註三: 「鹽寮淨土」位於台灣東部花蓮縣鹽寮小村的海邊,區紀復先生在鹽寮淨土推廣簡樸生活已有二十年時間,早期國內外媒體便經常報導,也曾吸引相當多人或團體到此地或短或長的生活體驗。

註四: Buy Nothing Day (BND) “無消費日”於1992年起由加拿大人拉森(Kall Lasn)所發起的反消費運動,批判已被全然商業化的聖誕節。無消費日也提醒我們,過度依賴所謂的全球市場經濟而盲目聽信媒體與廣告是危險的。為了我們的未來,也為了地球,我們應該檢視自己的消費行為,學習過著較為簡樸的生活,讓地球有喘息的機會。
註五: 半農半X,就是一方面親手栽種稻米、蔬菜等農作物,以獲取安全的糧食(農);另一方面從事能夠發揮天賦特長的工作,換得固定的收入,並且建立個人和社會的連結(X)。目的是追求一種不再被金錢或時間逼迫,而回歸人類本質的平衡生活。

原文刊於GREEN雜誌2013.04月號

1 則留言:

  1. 哇,太讚了,我最近才看到Schwermer的影片,原來還有Mark Boyle!期待華人世界也有愈來愈多人能夠開始以物易物(以務易務)的生活,可以借分享嗎?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