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2日 星期三

讓好事發生 讓故事發生 -台南「府城藝術轉角」有機市集



/林珮芸

2月初的台南灣驕陽露臉,有別於一般觀光客絡繹不絕在府城巷弄間探索,有一群人神清氣定地聚集在大棚底下的有機市集,這是位於台南市南區的「台南有機農產品市集~府城藝術轉角廣場」,原為台南餐飲集團戶外宴會廣場,因緣際會成為綠市集的定期集會地;不僅僅如此,許多台南重要盛事都選在此地發生,如市政府的徵才活動、捐血活動、母親節活動、國科會對於農產品的問卷調查....。初訪當天正是春節前夕,廣場的中央放置了農友帶來的每人一菜一湯,大會主持人親切地邀請大家不要客氣,拿著自備的環保餐具,就坐下來一起享受市集的『尾牙』。

由成功大學航太系溫昀哲老師所主持、推動,一開始僅僅是計劃中的實驗林場,漸漸地認識了在地有心轉型的農友,於是成功大學數位老師一腳踏入一半研發、一半輔導農民的在地工作,而有機市集就是「直接面對市場」的最後一哩路。行事低調的溫老師受訪當天,懷中抱著大大一疊市集與農友的合約書,「這是我要送去給農糧署的」,面對食安的問題,溫老師發現,從民國98年至今,最大的改變就是看到農友從原本排斥認證到最後主動送檢驗認證。「政府推那麼久還不如讓市場重新教育」,府城藝術轉角市集中的農友不多,多展示MOA有機驗證標誌,其中由成大所發出之認證數量不少。「市集我幾乎會到場啦,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認證是成大發的,要把關啦!」溫博士眼中散發著對有機市場的誠懇與執著。



「推了這麼多年,我們是流浪市集常常被趕來趕去,現在終於在藝術轉角廣場這邊安定下來,地點決定一個市集的成敗」回憶起運作近六年的有機市集,一開始大家不看好南台灣的市場,因為台南本身就是農產品輸出地,民眾垂手可得生鮮商品,對有機生鮮的需求不似北部都會區地急迫。和餐廳租戶外場地除了解決團隊必須處理帳棚的事務外,還可以攜手行銷活動,對兩者的品牌形象都有加分效果。位於都會交通便利地點、停車方便、鄰近觀光景點,是吸引消費者的誘因;但溫老師觀察主要的消費者還是附近的老顧客,觀光客反倒是少數。每周六早上固定的市集對農友來說逐漸有穩定的現金收入;反倒是周日的姐妹市集「怡東市集」位於室內,停車相對不便而影響人潮。

當被問到收益如何平衡?溫老師顯示堅定的意志說:「一定要做下去,一開始我們還會補貼農友,但現在我們有時和市政府合作、送計畫給農糧署、針對農友收取5%不等的清潔費和會費,多少可以支持下去」。目前組織共有8名組員推動,大家都是各有正職工作義務協助市集。在我眼中最感人的不是農友與消費者的良性互動,而是成大教授帶著學生一起在市集銷售、與消費者對話;以及成大教授與農友肩並肩的夥伴關係!


原文刊登於有機誌 2015.03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