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轉型漁村的生態永續經營-鰲鼓溼地案例「方舟休閒漁塭」、「向禾休閒農場」


/林珮芸

抵達高鐵嘉義站,接駁約三十分鐘的時間,來到一個蓊鬱樹林和浩瀚濕地交會的地方,佔地廣達近一千五百公頃,這裡是位於嘉義縣西邊的東石鄉鰲鼓濕地森林園區。過去政府為了發展農業,部分土地是築堤十公里的海埔新生地;後來因為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後,台灣農產業結構產生鉅變,這片原來是放眼無際的甘蔗田和稻田,許多被改成養殖漁業的漁塭。

漁民為了生存與腳下的土地拼搏,與天爭地的結果是,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於是地層下陷一年比一年嚴重,颱風來了,海水破堤倒灌,淹沒了約300公頃的土地,意外造就豐富多姿的生態環境,形成了座落於北緯23.5度北回歸線上的「鰲鼓濕地」。七月走訪鰲鼓溼地參觀了蚶子寮百年古宅地層下陷的社區和因防颱風淹水必須將家俱墊高的民居驚覺生態遭受嚴重破壞之餘同時也意外發現原來東石鄉已經有不少漁民主動轉型將過去的淡水漁業改為海水養殖抑或是將生態養殖法同時轉型為休閒漁場,不但提供健康的漁產,同時為生態盡一分心力。

任何到了「方舟休閒漁塭」的人,都會被這裡一片竹亭長廊庇蔭的涼意所感動。隸屬於「鰲鼓溼地森林園區生態旅遊服務團隊」所規劃的生態旅遊景點之一。向來喜歡利用自然或是環保素材做工藝的陳文賢先生,三年前就將過於養殖的魚塭轉型為觀光休閒漁場,並且將抽取地下水的養殖,改為以海水養殖。



大門一進入的竹亭便是他自己利用海邊撿拾漂流竹所建造;而兩旁的座椅均是利用捕魚或養蚵的廢棄橡膠重新組裝再生;閒暇時候,喜歡用回收的廢棄材質雕刻各式各樣的鳥類玩偶,甚至可以用超過十首歌曲調子唱自己寫詞的「黑面琵鷺之歌」。陳文賢說:漁業的產值越來越低,但是有越來越多的人想要體驗漁村的感受」。於是,轉型後的方舟休閒漁塭,提供民眾體驗摸蛤仔兼洗褲、划環保船撈海菜、烤蚵、釣魚等,整個園區可以說是綠建築及環境教育的成功典範。

現齡61歲的鰲鼓村民蔡金露,過去曾經是傳統漁民,靠捕魚維生,以私人力量蒐藏了有些超過百年的漁具,因為與在地的生態旅遊結盟,首度公開展示他的畢生收藏,漁具展示與解說包括有過去的「電石燈」(是一種利用碳酸鈣與水產生乙炔來燃燒的燈具,不易被強風吹熄)在過去沒有電器的年代,老漁民透過祖先的智慧在黑暗中捕魚,當蔡金露展示時,所有年輕人都驚呼連連。此外,為了完整取出烏魚子所發明的刀刃,是傳統市場看不見的幕後風景。說唱俱佳的他甚至現場示範如何以傳統工具捕魚、打穀。



這些林林種種的民間智慧提升了傳統漁村的商業獲利,透過與漁民直接面對面,將漁民祖先的故事保存下來,這是我看見另一種漁村轉型的可能性。鰲鼓溼地因禍得福(地層下陷意外成為濕地資源)有幸轉型成為示範的生態旅遊基地。但逐漸面臨高齡化議題的東石鄉,依然存在兩種漁民的思維,一種是堅信過去工作方式,雖然意識到商業危機卻無力轉變的守舊派;而另一種則是看見生態失衡的嚴重問題,也願意改變經營方式,重新挖掘漁村價值的現代漁民。

其中「向禾休閒農場」是第二代漁民,也是返鄉青年的轉型代表。原本是工藝老師的蔡恭和協助父親,將漁塭慢慢轉為生態養殖。他說:「過去用飼料養殖成本比生態養殖還要高,現在我的魚塭除了主要的海菜和文蛤以外,也養殖蝦子、螃蟹、虱目魚與吳郭魚。利用生物鏈的自然法則讓各種生物各取所需」找出水面下的商業模式,蔡恭和可以將更多時間用在規劃漁場體驗活動。



他又說:老一輩的漁民總認為多餘的植物會干擾養魚,所以把魚塭護坡清得一乾二淨,沒有其他的物種;但我的魚塭卻是滿眼綠意、生機盎然。」順勢看去,蔡恭和在岸邊種植紅樹林植物海茄苳與南美蟛蜞菊,取代傳統的水泥邊岸,並飼養為數不少的貓以防老鼠在土堤打洞。比對蔡恭和的魚塭和鄰近的傳統魚塭,果然有很大的差別。

過於因為發展經濟而犧牲環境的價值觀必須改變,已經下陷的地層不會恢復,環境受到汙染而被迫遷離的鳥類不會回來。全球化下牽一髮動全身的漁業經濟,讓台灣的海洋產業根基愈來愈不穩固。我們不願意看見拿生態拚現金的廉價交換,也不願意看見老邁的漁村燈火只剩下燭光殘影。大自然的永續力量畢竟比人類聰明許多,嘉義東石鰲鼓濕地周邊社區部分居民意識到在地富足的天然資源是上天賦予的禮物;而人文經驗更是別處少見的珍寶,若是可以整合兩者,以生態旅遊體驗漁村的方式,透過寓教於樂的環境教育,相信一定可以不知不覺為傳統養殖漁業找到一條新的道路。


生態旅行、轉型漁業是一條漫長而遙遠的路,但卻是一條穩健、安心的方向。如果有一天,東石鄉的老人家們,可以自信地侃侃而談他們年輕時期的生態智慧、經驗,而下一代青年願意專注傾聽、學習與改用友善環境的漁法,並且認同台灣漁村的新生態價值,這就是最美的傳承與接棒。

原文刊登於有機誌 2014.9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