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7日 星期二

城市無車一身輕?2034年德國漢堡城「無車計畫」


/林珮芸


開車很方便但是塞車和找停車位就不是那麼愉快的經驗了。生活應該花在更多美好的享受和體驗,而非一定要擁有「車」的資產。石油價錢不斷上漲,小市民應該想想如何可以節能減碳,同時可以運動健身。20後年邁向無車城市有沒有可能?讓我們看看德國的願景。

綠色串連 連結城市40%的公共空間
在城市裡不開車有沒有可能?西雅圖市政府為了多元通勤計畫提出了數個取代駕車的通勤方案例如共乘(carpool)公共自行車(green bike)、短期租車(zipcar)。在美國求學的學生開學第一件事情就是買車,但對華盛頓大學校方來說,他直接告學生「不需要開車」。因為該州的公共交通便捷,幾乎可以靠大眾交通工具抵達任何地方,買車的下場就是,一學期有大半的時間把車放在停車場。丹麥哥本哈根政府為了減低溫室效應,興建了26條單車高速公路,串連都市中心和郊區。對荷蘭來說,單車早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當民眾購買自行車時,當下就必須要電腦連線,登記姓名、住址、電話、車鎖號碼;鑰匙弄丟的話,還可以去網站登記申請一支鑰匙,就有專人會寄包裹到車主的建檔地址。對德國第二大城市漢堡來說,交通不是民眾個人的事,而是政府必須介入的政策。



2014年漢堡政府推出一個計畫名為「綠色串連」(gruenes netz或是green network),目的是串聯城市40%公共空間,例如公園、遊樂園、運動場,甚至墓地。市中心無車現象似乎是個大城市的潮流,例如倫敦強制控管私家車進入市中心、北京錯開單數複數車牌進入市區的規定。長期研究美國消費者購車行為的教授Michael Sivak任教於密西根大學交通研究所(University of Michiga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Institute)他說從福特汽車問世以來,全世界購車率已經超過十億是歷史以來最高峰2008年的金融海嘯開始有了轉變,主要是民眾開始思考是否真的需要開車?」。「綠色串連」的主張除了降低石油的使用外,也順應網路的興起。未來的工作可善用網路和高科技,減少通勤的必要性。不只如此,透過大眾交通工具和自行車,讓自己有機會可以感受城市的多元風貌,例如多多親近公園、郊山、游泳池、運動場,領略自然的美麗,對都市人來說有減壓的療癒性功能。


購車率歷史新高 該是省思的時刻
對美國來說只有紐約因為有便捷的地鐵所以無車生活很普遍但在像是洛杉磯矽谷這些地方幾乎是家家有超過一台以上的車。這樣的現象在經濟崛起的亞洲唯恐過之不及,但這是對地球友善且永續的行動嗎?過去專家認為飛機是最浪費石油的交通工具,但Michael Sivak教授分析長距離通勤搭火車每人平均一哩排放1,668 BTU(British Thermal Unit計算碳排放單位)飛機2,691BTU而自行開車是4,218令人訝異的是飛機竟然是最環保的方式不過這僅適用於美國境內。德國漢堡無車計畫可不可能成功?聽起來是很高瞻遠矚的願景,正如同瑞典政府20年主張的交通零事故計畫,如今也幾乎做到了。

與台灣相似的日本,在街道上幾乎人人開的是環保小車,省油、方便停車、降低使用空間,也許可提供我們省思「人和車」的關係。我想起在西雅圖城市看到的加長型公車,一台公車後面拉著另一輛公車,如此可以讓更多的人搭乘,也降低碳排放量。賓州蘭開斯特艾米許人(AMISH)人拒絕使用電器也不開車,生活都是靠馬車(Buggies)搞定,無形中也限制自己可以活動的範圍必須要在社區約三十公里以內。食物不靠長程運送,盡量消費在地(local)所生產的東西。近來國外流行一種民眾可以考慮的方式「家附近的小旅行」(Staycation)。這個字眼在2009年被編入美國韋氏字典,主要來自於2007年到2010年的全球經濟不景氣,特別是2009年英鎊大跌,不利於英國家庭出國度假。在這樣的背景下「家附近的小旅行」開始盛行於英美國家。



家附近的小旅行 風潮正夯
「家附近的小旅行」可以在後院的小泳池、附近的公園、美術館,或是全家一起參加附近的園遊會,規畫一段屬於自己的時光,列出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可以盡情拍照的景點,你會訝異地發現原來每天習以為常的風景,竟是如此美麗獨特。省了搭飛機的時間、塞車的時間、時差迷路的時間,享受更經濟實惠的高 品質假期。如果剛好有其他家長跟你有一樣的想法,何不就把附近五星級飯店房間租下來,小孩玩得開心,大人也奢華地嬌寵自己,旅行何必要把自己累個半死。
「綠色串連」改變了人們對「距離」的想像空間,若是換個角度看待,不一定要在精準的時間抵達目的地,多出來的時間正好悠閒地欣賞身邊的風景,和鄰近的人說說話,給自己餘裕的休閒時間和空間,不一定要花大錢,費很長的通勤時間才能夠有「渡假」(getaway)的好心情。


無車計畫同時挑戰社會的福利制度,例如家中若有年長者、嬰兒或是行動不便者,過去家人為了擔心麻煩別人,所以必須自行駕車。但是現在租借嬰兒車、輪椅很方便。甚至有針對就醫不便的患者提供「復康巴士」及無障礙交通、定點接送服務。過去汽車串聯兩個遙遠的地方,解決了基本的生存問題,因為汽車我們有機會可以到更遠的地方,但是我們反而忘記生活的環境品質。城市中擁擠繁亂的交通,擔憂日漸上漲的油價,肯定不是我們期待的未來。下一次在拿起鑰匙發動車子之前,想想是否有其他抵達的替代方式,也許你會找到更多樂趣和意想不到的驚喜。

原文刊登於 能源月刊 2014.8 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