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3日 星期五

山海相連 貢寮水梯田

台灣東北角面臨季風帶,冬季濕冷多雨。貢寮過去坐擁山、海豐富的資源,沿海熱絡的漁獲帶動了山邊的竹業發展,而水梯田象徵了山和海之間的串連。早年生活在貢寮的族群是凱達格蘭族,他們從海上而來,落腳在接近水的地方,當地的村民說指著遠方的森林說:「以前我們的祖先過來,他們很會找,從這裡水頭到最高那裡,往裡面一直進去,從來不曾缺水。」近年來,大量的年輕人口外流,過去以農為本的作物漸漸廢耕,水梯田面臨被迫開發的威脅,乾涸的溝渠讓原本居住其中的生態系統消逝,直到「里山精神」被發揚後,才讓貢寮這塊土地再次受到鎂光燈的重視。

貢寮水梯田有100多年歷史,社區相對封閉,仍保有純樸的農耕文化,正好符合「里山倡議」的精神內涵。美國溼地權威學者Thomas R. Biebighauser,第一次來到亞洲,看到台灣的稻田感到不可置信,認為小規模的水稻田最適合型塑多元物種保存的溼地。貢寮區的內寮水梯田,農民以手作方式以田土圍成一道泥土田埂,作為農地保水之用,在這個多雨的地方,水源無缺,平緩的山地漸漸地成為一階階的天梯田。在石縫中有昆蟲,田埂上有草種,在不同時刻,出現生長在水梯田裡,在現今田埂高度水泥化下,這些自然田埂顯得更加珍貴。

聰明的農民數世紀以來,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善用土地資源。旱季時期到山上種番薯,森林和竹林提供了建材、農具、藥材等生活用品;溪流和水田裡的鱸鰻、毛蟹、蛙類、田螺、溪蝦、魚類,在那個物資不足的年代,這樣的糧食來源已經算是「豐裕有餘」。近年來林務局與社區組織「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一同合作構思延伸貢寮水梯田的面貌,跨越稻米種植收穫的局限,致力保留農田溼地環境,保育水域生態廊道 除了提供生態系統的棲地功能外,暴雨沖刷時,山上的土壤營養源不會直接進入河流,而會被攔截在田畦中,留在土壤準備提供更多生命養分。大自然的設計比人類的工程更微小,但卻更有力量。

 在日本,里山Satoyama指的是環繞在村落Sato周圍的山、林和草yama,也就是位於高山和平原之間,包含社區、森林、農業的混合地景landscape。根據此一定義,一個以水稻田為主的里山地景Satoyama landscape也包括了鑲嵌的混合林、水稻田、乾涸的稻田、草生地、溪流、池塘和灌溉用蓄水池等多種地景,「稻米生產」是最重要的居民活動,且貢寮水梯田標榜向土地彎腰手工種植,採收時也以雙手採收,最後用移動式打穀機,打下成熟的稻米,完全保留傳統式的農業技術

可以在貢寮水梯田看見少有的農村景觀,在地品牌「狸和禾小穀倉除了銷售商品,也發展友善環境及文化承載的生態旅遊及導覽,其收益希望可以維繫「和禾生產班」運作,回饋在地保育。而用水梯田種出的米並遵古法製作的「和禾米香也成為來此體驗遊客們,詢問度的最高的伴手禮。

原文刊登於 Green 雜誌 2014.06 封面故事 里山傳奇 系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