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6日 星期五

國際駐村的養分補充與失根斷裂 藝術家的移動與深耕


/林珮芸
照片提供/傅雅

大型棉花工廠轉型為藝術觀光景點
藝術家駐村和一個城市的興盛有何關係?常駐型工作室與地方的連結和國際能見度是否有關?旅居型移動式駐村對於藝術家的長遠未來有何助益?藝術家如何與國際接軌,進入知名藝術博覽會獲得曝光,藝術特區中,一方寸個人工作室如何為自己打開職涯的一扇窗?本文以萊比錫Spinnerei藝術特區及台南蕭壠文化園區為地標;台灣藝術家傅雅雯及西班牙藝術家Pablo Mercado個人經歷為例,進一步探討藝術家駐村的意義與生涯發展,提供台灣文化場館思索,空間與受邀駐村藝術家的連動關係。

擁有一世紀歷史,曾為棉花工廠的Spinnerei位於德國萊比錫地區,自2005年底起,以藝術為核心,發展出活躍的城市氛圍,目前在這裡座落了共14間藝廊(其中數間由藝術家親自經營),如EIGEN + ARTDogenhaus ASPN;進駐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工作室;各式的藝術選項都可以在此找到創作的空間,如鐵工廠、陶器、木工、戲劇、舞蹈、音樂等。每年一、五、九月各開放一個周末,進行藝術園區導覽,邀請一般民眾走進個人工作室,面對面交流、購買藝術作品,成為藝術地圖上必訪景點。
                                                          



畫廊的角色 以藝術為中心 投資新秀下一個十年
HALLE14為核心,館內有圖書館、自行出版藝術刊物、開設平價的藝術課程和工作坊。純粹以非營利方式深耕藝術教育,內設的展覽空間不僅策劃國際性展覽,也協助當地的年輕藝術家舉辦展覽活動。2009年起,擔任tamtamART Berlin柏林藝術協會負責人 傅雅雯,目前在HALLE14樓層內擁有個人工作室 ,長期於德國求學、發展的她觀察到,因為萊比錫藝術特區Spinnerei的組織專業以及藝術展覽活躍度高 ,以致於工作室空間一位難求,機構以出租方式,提供藝術家一個可以安心創作的空間,然而一切與外界接觸,發展個人風格,異業合作的機會,仍需靠藝術家個人主動經營。藝術特區中數間畫廊,以策展及推廣藝術活動為主,所矚目的藝術家多為獨立,擁有自主拓展能力的潛力藝術家。其中萊比錫有名的媒體藝術家Julius Popp、繪畫藝術家Neo Rauch 工作室都在spinnerei內。

藝術家是一種養成的過程,畫廊重視的多是藝術家未來的發展性,研究所畢業於德國HGB Academy of Visual Arts多媒體藝術系,傅雅雯發展出個人多媒體藝術的獨特風格,以錄像、裝置,聲音與身體的結合,感動評審,作品Space-in-between獲得德國德列斯登藝術基金會(SKD)收藏,並加簽收藏作品的表演合約,投資的角度是保障藝術家的創作能量,而非以眼前的經濟利益為考量。曾經到瑞士國際藝博會Art Basel 觀摩,傅雅雯觀察到,數個前衛畫廊展示的並不只是畫廊平時展覽的作品,反而是具有創新性,實驗性想法的作品。當代性、未來性、與社會議題關係、個人特色等,都是藝術博覽會強調的關鍵元素。



駐村文化場館與藝術家的溝通經驗無價
曾有多次國際駐村經驗,如西班牙、德國、韓國。傅雅雯分析移動式旅居型駐村與據點式藝術特區工作室的優缺點,她認為:「短期駐村對藝術家來說,是一個融入當地文化,學習不同溝通方式的機會,對於未來跨國合作有所助益」。以藝術層面來說,多數藝術家希望可以專注在創作過程,留下一個可以代表當地文化特色的作品。然而,在極短時間、異地風情、駐村機構的專業度,當地人的英文不一定可以流利溝通的情況下,並不容易可以創作出理想的作品。而駐村藝術家不僅可以在自己的創作上發揮外,應該以更寬廣的心胸,深度融入瞭解當地文化,與藝術家建立網絡連結,進而拓展未來彼此合作的可能性,作為個人生涯發展的資源整合。以文化機構來說,邀請藝術家駐村,除了有機會可以收藏藝術家的作品之外,也可以舉辦相關的藝術座談,或是藝術創作workshop等等,邀請更多民眾和藝術相關單位參與,製造與藝術家互動交流的機會,藝術家是一扇窗,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創作風格,即令人有視野提升的效果。

藝術,是一種溝通的過程,最終的作品產出並非唯一的指標。以德國創作習慣來說,藝術家或是藝術相關領域的創作者在進行計畫前,多做足了功課,包括想表達的意旨,選用的媒材,創作的目的,邏輯理性與感性美學之間並無衝突。另一個案例,裝置藝術家帕布羅.梅爾卡多(Pablo Mercado1983年出生於西班牙安特克拉市(Antequera)。就讀西班牙塞維亞大學(Universidad de Bellas Artes de Sevilla)藝術系、義大利佩魯賈藝術學院,並取得西班牙馬德里大學藝術創作與研究碩士學位(Master in Art, Creation and Research, Universidad Complutense de Madrid)。外表一頭蓬鬆捲髮,身材嬌小,但是動作敏捷迅速,思慮精簡富科學性,時常花很多的時間研究文獻、理論,進而創作,看似簡單的行為藝術,背後蘊含濃濃的哲學架構。他的作品核心是「回憶」(memory)

起源於德國柏林的生活經驗,他說:「在那裡過去就是現在,無論是他們穿的衣服、用的東西,都和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沒兩樣」past is present讓帕布羅開始對大腦運作產生興趣,想知道人們為何能夠留下美好記憶而將不重要的記憶遺忘。經過大量研究科學文獻後,他歸納出幾個理論門派,其中一個理論和黑洞有關,他說:「大腦中充滿懸浮許多記憶片段,並非由一個器官掌管,因此就算拿走其中一小部分,大腦依然記住整體的回憶,多數人記住結果但遺忘了如何開始」,從事件的起源到結束是一段資訊蒐集的旅程。



駐村 為作品累積文化實力
2015年首次受邀到亞洲於台南蕭壠文化園區駐村創作最後展出作品為全像記憶 (H o l o g r a p h i c m e m o r i e s)主要是由兩件裝置及影像作品組成。<全像宇宙>呈現一段省思,重新審視腦部記憶的過程,和黑洞儲存資訊之間的關係;<克拉普的記憶>呈現記憶隨著時間演化,並在不知不覺中改變,甚至到了最後,回憶影像和真實經驗,已經截然不同。帕布羅說,這些影像其實是2014年他在墨西哥駐村時錄下的,直到蕭壠文化園區駐村時才有機會展出,因為場地夠大。與傅雅雯相似,作品Space-in-between為於西班牙LABoral Centro de Arte y Creación Industrial駐村時所創作,被收藏前一年曾參加波蘭多媒體雙年展(16th Media Art Biennale WRO 2015: Test Exposure)並受到青睞。駐村藝術家看似不斷游離,脫離在地的文化脈絡,然而作品卻如同鑽石般接受各面向的切割、拋光,型塑出始終如一的個人風格語彙。

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在地與國際之間,需要更自主/自信的意識,從受邀的駐村藝術家,一步步邁向成熟、獨立的創作者,擁有資源整合的企劃力,短時間融入異地文化的適應力,說出一個跨文化人人可以理解的故事框架。而文化場館同時也需要為藝術家建立一個安穩,具支持性,帶來無限機會和產業結合的平台,如同萊比錫地區因為藝術特區而為城市帶來欣欣向榮的活力和創意。藝術與產業的結合,需要藝術家、文化場館與民眾的參與才可以串連成穩固的產業鏈。或許台灣的畫廊應該多多主動接觸各地的駐村藝術家,挖掘多元的藝術形式,擺脫平面和固定風格的作品種類,讓下一個來到台灣駐村的藝術家,或本身生於臺灣的藝術家,為駐村的場館感到榮耀,並真實帶來職涯上永續藝術的回饋鼓勵。




本文為作者採訪專題 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