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6日 星期二

露宿帳篷城市 一個有愛的自治社區 美國Tent City網絡


/林珮芸

開放家中的車庫 成為雪梨遊民的廚房
露宿街頭聽起來很令人難以想像?多數人幸運有個溫暖的家可以睡覺,擁有安全的避風港,然而世界上有一群人,因為各種複雜的原因,以致於無家可歸,成為人們口中的「遊民」(homeless)。普遍人對於遊民多數存在負面印象,覺得他()們是社會邊緣人,造成社會不安、恐慌,可能是犯罪的主要來源。但實際上,可能是您對於他們的不了解。今年四月,英國BBC報導了一個位於澳洲雪梨的動人故事,改變了人們對於遊民的印象,也翻轉了城市的冷漠。

非營利組織「澳洲任務」(Mission Australia)其中一個服務對象就是城市中的遊民,為了保障他們的居住安全,位於雪梨重要火車站旁的「貝爾摩公園遊民社區」(Belmore Park's homeless community)是政府允可的合法遊民聚集地。社會企業主Will Hawes開放已經過逝母親家的車庫,提供新鮮食物給雪梨的這些無家可歸的人。對他來說,這些人和你我沒有兩樣,同樣是有思想、有溫度、有未來的人。這則新聞開啟了大家對於「帳篷城市」(tent city)的關注,也提醒政府和企業正視合理居住權(affordable house)的重視。帳篷城市(Tent City)主要源自於美國,意指很多涵義,最早在1900-1939年,起源於加州的濱海度假勝地,因為無法負荷昂貴的旅館,所以觀光客在海邊搭起帳篷,最後成為夏天的特殊景觀。雖然少了豪華富麗的建築,但人們可以更親近自然,彼此之間的情誼也更親密。



自治社區 不放棄希望
沒有人想提著家當忍受風吹雨打、日曬雨淋,然而最終必須以天地為家的理由千百種,包括有一言難盡的個人財務問題、與家人關係問題、賭博、吸毒、負債、精神異常、和家人無法相處。自美國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許多人被迫成為遊民。為了降低城市與遊民之間的衝突,在北美及歐洲各地,自主性成立「帳篷城市」(tent city),位於城市的周圍空曠地區,城市的隱者可以長期固定在一處生活,無須被人到處驅趕,保障自己的安全,也無形中區隔了市中心常軌生活和郊區的隨興節奏。一人一頂帳篷,此外,多了公共區如淋浴間、戶外廚房、聯誼區、會客區、健康區等,皆為克難的用心之處,目的是維護遊民的身心健康。

天地之大總有容身處,每一個繁華的國際都市都會有另一個黑暗的角落,那是另一個社會,也是我們應該尊重的對象。在國外旅行時,曾經和一位大誌遊民販售員聊天,得知他曾經是大企業的老闆,但因為破產倒致妻離子散、無家可歸,流浪的過程中,他不斷和年輕人分享自己的個人經驗,然而多數人皆一臉不可置信、嗤之以鼻令人不勝唏噓。在美國有數個組織完整且龐大的帳篷社區,例如西南方的新墨西哥州,拉斯克魯塞斯市,有一個提供遊民轉型重新和社會接軌的社區,名為「帳篷希望」(Camp Hope),接納了約五十名登記遊民證的成員,在此進行健康檢查、找工作和房子的服務。中介於社福機構和遊民之間,一步步幫助遊民回到社會。2011年暫時性成立,預計隔年解散另建實體機構,但因為機構募款進度落後,而政府認為此帳篷城市有助於社會應予保留;2013年加入一群新墨西哥州大學的工程系學生,重新規畫此營地,最後成為永久性發展基地。



安心居住 不忘回饋社區
西岸波特蘭市另一個組織完整的遊民社區Dignity Village,同樣是市民認可的另類社區,此帳篷城市登記有非營利組織編號501(c)(3),並且有遴選理事長的機制,需要完全同意且認可社區規章才可以成為會員。加入會員的標準沒有侷限,但需要落實不犯罪、不暴力、不飲酒、不偷竊、為社區貢獻一份心力、不干擾他人、不影響社區安寧等公約。Dignity Village在創立宗旨文中提到,帳篷城市是一個遊民可以安心睡覺不被驅趕的地方,一個不被其他犯罪行為干擾的地方,遠離毒品酗酒的地方,有電話可以接,可以找工作,使用乾淨衛生洗澡和生活的空間,一個財物可以好好被保存的地方,一個轉型重新成為一個「人」的地方,為未來好好做準備,一切充滿希望和光明。

今年六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進行一項社會實驗,找來一名6歲女童,分別扮成穿著精緻的可愛小女生、以及骯髒邋遢的貧苦兒,站在街頭觀察路人的反應,實驗結果發現,兩者受到的待遇果天壤之別。靠近我(take me)或是推開我(push me),社會存在普遍的刻板印象。隨著經濟的低落,有越來越多人加入失業、流浪的行列,美國政府發現,年輕遊民的比例增加,女性族群也不在少數。帳篷城市究竟是不是好的解決方案?紐約很多知名人士持反對意見,在”Sacramento and Its Riverside Tent City”這篇文章結尾提到,為遊民安置一個永久的家讓社會付出太多成本,初衷應該是一個短暫的過渡期,卻有可能讓遊民永遠無後顧之憂住下來;能不能開放城市中閒置空間給遊民?安全性誰來負責?諸多的意見讓遊民問題仍然是難以解決的課題。



微型建築 建築師的解決方案
在美國有超過二十四個這樣的社區,並且串連國際間各地的帳篷城市,其中重視人權和創新的波特蘭奧勒岡就有兩個,除了Dignity Village,另一個稱為「機會村」(Opportunity Village),意思是在此生活的居民,人人都有希望和機會,從遊民村漸漸地進化為「方寸村」(SquareOne Villages),透過低成本的建築,讓人人都有家遮風避雨。現階段的「方寸村」排列了許許多多的獨立木屋,由遊民和志工一起搭建。Opportunity Village Eugene (OVE)成立於2013年八月,由微小單位的房子組合而成,提供遊民一個過渡時期的安置所。一名流浪兩年的資深遊民說:「機會村讓我們站在安穩的堡壘上重返社會,在這裡我們只住了幾個月,就可以重返社會,過正常人的生活」。

從一個人人避退三舍的遊民村到現在觀光客湧進的「機會村」,這裡開放一般民眾住在微小單位的房子,體驗遊民的日常生活,每晚只收5美金,收入所得再投入社區建造。鼓勵自造建築,「方寸村」在網路上開放建造教學步驟(build manual),目前社區內包含30個微建築單位,住了35位成員。符合共享社區的理念,房屋僅供個人住宿,共用空間如廚房、洗衣、餐廳等。要申請進入這樣的社區需要經過重重考驗,挑戰居住的決心,其中最關鍵的是申請者是否有強烈的動機(motivation)、參與公共事務服務的積極主動性(engagement)。過去受到主流社會太多的忽視與挫折,這群無殼蝸牛感覺再度受到重視,且有回饋的能力,為了進入充滿榮耀的「方寸村」居住,人人捲起袖子自立自強,互相幫忙,營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氛圍。



帳篷城市用創意(設計)思維,將社會問題轉變為過渡性的公益服務,露餐風宿僅僅顯示出主流體制中的某種缺失,但在這樣的自治社區,卻可能同時解決許多社會問題,如剩食可以提供遊民溫飽、短期缺工可以在這找到人手、素人可以按步就班學會蓋自己的房子、某些社區特別強調女性遊民的安全和權益。表面看似鬆散的結構,但因為人為的努力和投入,創造出無限可能的希望。無家可歸只是暫時流浪的旅程,身為「人」的尊嚴和自信,在這邊一點一滴被找回、拼貼完整。從無形的家到有形的微型建築,社會需要給予更大的包容和時間。聽起來依然感覺很遙遠?找個機會,實地參與坊間的社會企業機構,近距離和遊民朋友相處,聽聽他們的故事,看看他們的長處,或許會改變你對世界的觀感。

本文刊登於 GREEN雜誌 LIFE專欄  2016.08  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