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3日 星期四

北美館的垃圾大展-《後石油城市想像》+《製造×意義 Make Sense》


攝影 文/林珮芸

科學博物館裡的另類展覽
環境教育如何教?除了到綠意盎然的保護棲地體驗工作假期,到沙灘協助潔淨海洋,到山上種樹,協助手工步道的工程,有沒有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2014年六月,英國科學博物館(The Science Museum)與前衛藝術家約書亞.沙發兒(Joshua Sofaer)合作一個前所未有、顛覆想像的「垃圾大展」 (The Rubbish Collection),將人們日常生活每天製造的垃圾廢棄物,經過一系列的紀錄和整理、排列後,以展覽品的方式在博物館的空間展示,目的是為了提醒人們對於「物質」(materials)的重視。

【末世化石.未來考古】展由加拿大資深獨立策展人希薇.帕宏(Sylvie Parent)與台灣策展人鄭淑鈴(Shuling Cheng)共同策劃,透過就地創製的實體作品裝置和充滿未來感的影音多媒體,將現場虛擬成人類絕跡的一個未來考古遺址,展場中大量裝置手機、科技產品廢棄物,提醒人們深思未來的地球,是否充斥著物質垃圾,而忘了文明的靈魂瑰寶。



建築平面展全球巡迴
2015年,融合德國建築權威雜誌ARCH+來台展出文件北美館推出由18組國內當代藝術家參與的《製造×意義 Make Sense,兩個以環境為主題的特展,企劃成你我生活不可逃避的議題。生態與藝術、科技與泥土、國際與在地,交織成充滿警示的當代藝術。原為建築專業雜誌ARCH+的專題內容,卻因大受歡迎而策劃為文件展,在全球巡迴展出。以國際案例為主軸,以永續性(Sustainability)、交通運輸(Urban Transit)與都市系統(Urban Systems3個議題為脈絡,展出包括來自台灣、德國、杜拜等不同國家建築師對於永續城市可能之未來設計案共16件,以及3件相關歷史圖表。

由平面轉為立體的展覽效果很難發揮成效,單向式的都市規畫設計圖表,或許只針對建築科系學生,若非導覽的服務,實在很難讓人親近。以過度仰賴石油的都會,為了因應未來能源危機,必須深思其他替代能源的可能性。城市的運輸系統若是規畫得宜,可以大幅降低個人轎車的能源消耗量。該城市與水資源的關係、因地制宜的建築工,法開拓了一般人對於大眾交通工具的想像。個案中多以美國紐約、阿拉伯石油國家都市為例,對比出石油消費大國與出產國,同樣面臨的能源匱乏困境。




《製造×意義 Make Sense
其中讓筆者印象最深刻的是,印度因為交通不便,物料資源不豐,於是興起了「慢建築」(slow build)的概念。孟買建築師事務所從傳統知識、當地建築工法,以及材料中探索一種源於該地區的慢築結構。從建築看到人類與環境之間的關係,《製造×意義 Make Sense》令人覺得親切許多《製造×意義 Make Sense》,包括攝影大師張照堂、中生代重要錄像藝術家袁廣鳴、多位新生代藝術家甚至台南社大海廢社等展出繪畫、攝影、錄像、裝置、行為藝術等形式,藝術家提出對能源消耗、環境現狀、社會公平及世代正義等議題的觀察與主張。

由北美館新生代策展人蘇嘉瑩及蕭琳蓁共同策展,從英文「Make Sense」的語意出發,看到不同世代對與土地正義的觀點。其中筆者最喜歡的是,張碩尹的《斜紋夜蛾》行動,藝術家將自己關在長4公尺、寬2公尺的溫室空間裡生活,模擬未來溫室與人內之間的關係。因為糧食匱乏危機,溫室種植(養殖)將成為食物來源的趨勢。



溫室的食物鏈
藝術家的行動是與與中興大學昆蟲系副教授段淑人合作,實驗室已培養500隻斜紋夜蛾,而目前正是斜紋夜蛾的生長季節,經過水煮和烤箱簡易烹調後,張碩尹再佐以蜂蜜食用。改良版小型溫室,塑膠材質吸收室外的陽光,供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創造生態的循環。而另一個有趣的行動是進駐釣蝦場,探討這個獨特的亞洲休閒文化。藝術家在釣蝦場的一隅從事創作,以養殖的魚類作為食物,最後將排出的糞便作為魚類養分,任性地創造人類自以為的生態週期循環,諷刺都市人企圖掌控自然的無知。



資本主義下過度的消費浪費,似乎成為二十一世紀的代名詞。面臨氣候變遷、石油危機、糧食缺乏,藝術家展現更多的社會參與、入世,將從前視為醜陋不堪的真實搬上檯面。垃圾也可以進駐美術館,拾荒阿婆的肖像也許比印象唯美派畫風還要打動人心。淨灘是行動也可以是行動藝術,未來的「生活」與「生存」只有一線之隔。意義由人自行定義,藝術家的位置是用更清醒的視角檢閱。製造意義還是製造不義,這個問題在離開展場後開始發酵。



活動時間: 2015-05-23~2015-08-16  09:00:0018:00:00
活動地點: 台北市立美術館

費用資訊: 30N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