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

讓想像力起飛-跟著劇評人一起去旅行 專訪傅裕惠&葉根泉

   紐約中央公園噴水池畢士達天使(Angel of the Waters 1873, Bethesda Fountain)雕像,是美國近    代史詩劇作《美國天使》(Angels in America)的重要象徵。作者為19世紀女同志雕塑家Emma    Stebbins/攝影傅裕惠


/林珮芸
photo/傅裕惠 葉根泉

從另一個角度閱讀經典
契訶夫原來是個花心大蘿蔔?他一生有30幾位情人」。註一  

建造紐約中央公園噴水池畢士達天使(Angel of the Waters 1873, Bethesda Fountain雕像的天才女雕塑家Emma Stebbins,竟願意放棄如日中天中天的事業,專心照顧女友Charlotte Cushman乳癌治療的後半生?而那位奇貌不揚的女演員有何殊榮可以飾演莎劇中的重要角色?」。                            

以上是藝評人及小劇場導演傅裕惠上課的真實情境善於透過藝術史的風流篇章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老師,本身像是大頑童的傅裕惠笑說:「我很努力刺激學生對劇場的學習慾望畢竟他們是看戲的未來潛力觀眾」。對學生來說,這位不像老師的學者倒像是親切的大姐永遠以溫暖的心提攜後輩發掘他們的潛力,給予機會。「當專業的藝評人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顆好奇心,去看年輕人做的戲」。學生的戲,傅大姊一定偷偷地去看;近年來身影不時出現在大稻埕的巷弄之間,前輩的出現,鼓舞了曾經交會的小劇場年輕演員,也默默支持這些熱愛劇場,但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的藝術工作者。「您是傅老師嗎?」,從這些年輕後輩眼神背後,透出一種敬重與感謝的眼光。

另類空間 流動的好奇心∞
我特別喜歡去看怪怪的戲尤其是那種非正式表演空間的演出」,的確老屋改建的房子折射出一種獨特溫度的光線不需要太多舞台設計就可以營造出超現實的質感平時熱衷閱讀,但特別喜歡藝術史類的主題,從阿基米德羊皮書到連續劇「三國」都讓傅裕惠著迷不已。「我會好奇為什麼劉備的夷陵之戰會打輸?東吳的戰略是什麼?阿基米德寫在羊皮書上的文章主題竟然是『胃痛』?原來阿基米德早在西元前三世紀就在思考組合學。這不是很好玩嗎?」,不否認很多時候閱讀最吸引人的,是這些藝術家的「八卦」。因為對被正統史所忽略的軼事產生好奇,所以想知道更多,不知不覺已經將整個時代的美學觀讀完了,並且找到與眾不同的觀看角度。


  去年三月,傅裕惠應邀至韓國首爾執導演出;首演後,與韓國導演協會成員分享交流。/傅裕     惠提供

藝評人和創作者的關係 魚幫水、水幫魚
「十年前,當李國修老師告訴我藝評人與創作的關係是『魚幫水、水幫魚』時,我不太明白,總覺得必須要稱職地盡到藝評人的角色,客觀地分析演出的優劣。」十年後,傅裕惠終於體會到,在台灣的劇場環境中,導演、演員、觀眾、劇評人是緊密相連的;不同於歐美藝文界,藝評人可以像是米其林星級的食評家,品嘗後給下評論,然後離開,接下來的交給市場去運作。「台灣藝文界尚未有健全的體制,從前,我曾經因為不慎用了一個詞,結果重重傷害了那位創作者;後來我反省,一定要用那個詞來形容我的看法嗎?」現在的傅裕惠更熟稔藝評人的多元位置,有時候寧願直接和創作者交換想法,而不選擇寫文評價,「現在臉書很方便呀,你直接和導演講反而比較可能幫助演出更進步,不需要透過藝評文章」。

劇評究竟是寫給誰看的,這是值得探索的議題。對於已經擁有穩定票房的表演團體來說,熱情的粉絲不容易受到藝評所影響;能夠因為藝評而受到影響的觀眾是少數,「會看劇評的人,絕對是精英中的精英」傅裕惠說。書寫幫助劇評人整理思考邏輯;更進一步地是,劇評人可以根據劇評發表的媒體,思考撰寫的目的和效益。比一般觀眾較易瞭解導演想表達的意旨,劇評更多的功能是教育觀眾,幫助觀賞者短時間內進入創作者的世界。


                   同時身兼創作者與藝評人的葉根泉


劇評是驗證理論和實務
與傅裕惠相似,同時身兼創作者與劇評人的葉根泉,對劇評有不同的看法。博士論文主題是「身體技術作為工夫的實踐:六O至九O年代台灣戰後現代劇場的修『身』」長期以來關注八零年代小劇場運動的發展,卻發現「時間的轉移,劇評最輝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八O年代小劇場運動,因為有民生報等主流媒體大幅報導劇場活動,大家關心且好奇這個新的潮流;但是現在媒體並不關注藝文生態,淪為版面的點綴,更壓縮了大眾對於藝文的重視」,葉根泉說。

過去以劇本創作為原點,直到博士就讀期間才開始寫劇評,最大的原因是「驗證理論和實務」從前的創作經驗,讓他更容易進入作品的脈絡,劇評很大的目的是提醒導演,在創作意圖及實際展現中,是否有尚未完成的落差。「有時候創作者看不清楚問題,劇評人只是一副眼鏡,協助看清楚問題」葉根泉淡然表示。

對於觀眾可能會擔心戲劇看不懂而希望可以藉由劇評人的分析來看懂」,葉根泉覺得並沒有必要,因為看懂本身並不重要。多看、多思考,經過長時間的累積,就會慢慢找到自己的品味與解答,最重要的是,當下有沒有一種讓你感動,或是吸引你的地方。透過寫劇評可以不斷拋出問題給自己,例如「什麼才是好的表演?好的創作?」,如同在觀看帳篷戲海筆子的表演,五年前時的他並不喜歡帳篷劇這樣表現形式的粗糙,演員過於生硬與用力,也令觀眾疏離。但是持續累積關注後,看到創作者背後社會意識與長期實踐的誠意,演員表演的進步與觀眾公民意識的抬頭,台上與台下的表演合一對葉根泉來說,是最吸引人的。「看過這麼多的演出,我發現真正吸引我的反倒是那些樸實無華、誠懇表演的作品」。

不說故事 提供龐大美學體系
近年來,大量的國外表演團體來到台灣,觀眾的視野短時間被打開,作品的水平很容易被察覺;反倒是創作者的原創性變低了,對劇評人來說,他們總是希望看到不一樣的東西,「在下筆前,我會認真思考,究竟我是否看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過去認為「說故事」是劇場最重要的事,但葉根泉覺得「不說故事」的表演反倒是企圖心更大。如同蔡明亮的電影,背後有更龐大的美學、哲學、心理學元素,而劇評人的角色就是將繁雜的理論釐清,為觀眾及導演建立出溝通的橋樑。「歐美學者如傅柯、德勒茲、薩伊德、蘇珊.桑塔格,對我理解論述有很大的影響」,葉根泉說。社會學家薩依德寫的樂評跳脫學術論文框架;蘇珊.桑塔格寫攝影,甚至在南斯拉夫內戰時,在當地劇院演出「等待果陀」。雖然隔行如隔山,但了不起的美學家,是有可能在不同領域中觸類旁通、優遊自在。對葉根泉來說,學術可以加入更多新鮮的可能。

   馬來西亞新纪元戲劇與影像系 公演葉根泉劇本《懷爾德給蒙哥馬利的一封信》劇照


年輕劇評人 新手入門小撇步
對於新生代劇評人該如何入門?在劇場界活耀的傅裕惠,與學術界專注的葉根泉各有不同的建議。「從你熟悉的主題和創作者開始,也許他只是默默無名的學生導演,在不知名角落演出;寫你同世代的創作者,不要一下就跳躍寫林懷民或賴聲川」,與年輕人站在同一陣線的傅裕惠不藏私地分享;而理性、客觀的葉根泉建議「多寫、多看,累積久了之後就會找到自己的風格體系。寫作中不斷詢問自己,直到找到解答為止」。

受到英國衛報女性劇評人Lyn Gardner影響很大,文章中不時循循善誘、放入大量的人文關照與對藝文環境提升的建議,傅裕惠希望自己也是走這樣的路線。「批評不一定有用,有時候十篇評論不如和導演聊一下天」,平時總是將瀏覽器首頁開啟設定在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每日鏡報(Daily Mirror)和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固定閱讀幾位劇評人的文章,學習他們的風格和評論角度,同時瞭解不同劇場行銷操作方式,這些長久的習慣累積對自己下筆幫助非常大。

而葉根泉訓練自己寫作的方式很特別,因為同時替兩家專業藝評媒體撰文,月刊型的「PAR雜誌」、網站型的「表演藝術評台」,對於累積讀者和觀眾來說,即時性的網站評論最有效果,也最可以鼓舞表演者,因此他規定自己要在看完演出後48小時內寫完;而雜誌型媒體因為有截稿時間限制,所以有時會隔了一兩個月後才見刊,這時候反倒是有時間去沈澱、融會理論的佐證。無論網路和雜誌都會成為往後研究「此時此地」表演的檔案,協助重建劇場歷史的樣貌。

做表演藝術界的放大鏡 看出有系統的議題
受到八O年代小劇場運動深遠影響的葉根泉認為,劇評人不只是創作者的眼鏡,更應該做為表演藝術界的放大鏡,在不同的形式中看出問題,例如「小劇場演員使用麥克風?」,會不會造成演員過於依賴科技,而疏忽扎實的表演功力?藉由藝評串聯出不同面向的議題,累積之後成為當代美學思潮的基礎。「把時間拉長一點看,如同我現在看八O年代到九O年代的檔案資料,縱使我們沒有看過那些演出,也可以透過文字還原現場。而我們現在做的事,不就是建構文史資料的空缺嗎?」,對於藝評功能,葉根泉感覺不必妄自菲薄。

在不同演出現場中旅行的劇評人,以文字帶領觀眾進入想像和真實的魔幻世界,這世界裡有舞台、有燈光、有劇本和低吟的詩。有讚美、有提醒、有熱切的價值判斷;但是劇評人和你我一樣都是平凡人,也會有失誤和看走眼的時候。新生代劇評人一起拿起筆,用不同的角度、經驗、感受,共同寫下表演藝術的歷史,延續每一齣在黑盒子裡閃閃發亮作品的生命,直到永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