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珮芸
屏東縣莫克拉颱風災區三地門鄉,台灣國境之南一個像是普羅旺斯的地方;國際資源保護機構Rare。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國際中國當代活躍藝術家徐冰。皆因「木林森計畫」有了交集。年初於台北市立美術館正舉辦大型回顧展的徐冰以「天書」、「地書」吸引眾人的目光,但他不以此為滿;如同北美館大廳迎賓的巨型作品「鬼打牆」,徐冰的作品深植在土地,與人民習習相近。奠定藝術家國際地位的作品,多來自嘲諷中國政權與八股思想的迂腐。有人稱徐冰是天才,也有人說他是鬼才;不按牌理出牌,永遠挑戰自己的徐冰來到台灣原住民部落,謙卑學習古早文明與滋養作品厚度,尤其是在台灣這個看似親近卻又多變的地域。
在2014年之前,台灣觀眾普遍對徐冰是不熟悉的;但現在我們可以近距離地,從另一個角度瞭解徐冰。看完大型回顧展的觀眾,肯定對於「喜馬拉雅與赫爾辛基的交換」有印象
,1999年,徐冰參加了芬蘭赫爾辛基Kiasma現代美術館的「喜瑪拉雅計劃」。這個策劃邀請6位藝術家去喜瑪拉雅山“深入生活”一個多月,把那裏的靈氣帶回各自的居住地,再轉化為作品。最後徐冰創造了似文字、書法又像畫的速寫圖像作品,又將尼泊爾路旁的捐款箱搬至芬蘭展場,展覽中同時鼓勵參觀者購買明信片捐款,結束後將這些錢用作當地小學的建設基金。徐冰曾說「創造力的停止,在於你對社會的淡漠。」以藝術為溝通平台,在這平台上眾人得益,也形成思想交換和資源循環的正向流轉。「木林森計畫」就是這樣的故事。
緣起於2004年國際資源保護機構「Rare」,串連美國三家美術館共同發起的Human/Nature專案,希望以藝術方式呼籲人們對環境議題的關注。作為受邀藝術家之一,徐冰設計了一套結合藝術、教育與財務自主的永續營運方式,更實際地幫助肯亞恢復森林綠帶。「木林森計畫」的系統模式為:6至12歲的學童在徐冰指導下,以自古至今各文明創造出的文字符號轉化為繪畫元素,畫出有關「樹」的作品。這些畫經編號後,通過www.forestproject.org的網上畫廊展出(部分也會在美術館展出),並被世界各地喜歡繪畫、支持環保的人們,通過網上購物、拍賣和轉帳功能購藏。此外,徐冰匯集學生畫的樹,從中臨摹孩子繪畫特色、技巧,重新轉換創作大幅系列森林風景畫,以母雞帶小雞方式,讓孩子的創意有機會進入重要博物館,進而被買家收藏。認購資金匯入需要造林地區的植樹款項中,這些畫在紙上的樹將變成真的樹,生長在大地上。
「木林森計畫」是國際著名華人當代藝術家徐冰在全球執行的藝術公益運動,在計畫總統籌楊心一博士整合多方力量下,2013年7月8、9日徐冰在屏東縣三地門鄉透過教學活動啟動此藝術計畫在台灣的實踐;除了徐冰工作室的資源投入,北京中央美院的碩博士生加入外;台灣的重要推手馬幼娟也是促成並讓此計畫與眾不同的幕僚團隊。過去於兒童美術領域的專業經驗,細膩地於正式活動發生前沙盤推演,盡力不讓大師與原住民孩子的交會成為媒體作秀的陷阱。短短八個月的籌備期間,坦承最大的衝擊是「彩色鉛筆」,因為大人對孩子的期待,總希望他們可以盡情揮灑色彩,創造出繽紛的圖像;然而重視基礎教育的徐冰說「在美育打底的時候,其實最簡單的彩色鉛筆,卻是最能夠訓練出孩子對於細節的重視與顏色的創意」。換言之,徐冰看中的是「耐心與觀察力的培養」,提醒了台灣兒童美術教育工作者,重新思考「創造力訓練的另一層面」。
這次的展覽與之前的展示不同,特別加入創新的元素,例如徐冰根據台灣孩童的畫創作了大型畫作「木林森-青綠世界」。和塵封許久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典藏品重新對話(畫),創作了「心的照應」。將大眾購藏畫作的行動,視覺化為一張由「木」字構成的臺灣地圖。將三地門鄉種下的樹以數位科技連結,數據化濕度、溫度與生長狀況,以多媒體型音樂形式傳送至展場,讓台北與三地門無時差。藝術家對台灣的用心為何如此不同?根據徐冰的台灣計畫顧問馬幼娟笑說「也許是原住民的熱情和美食打動了大師吧!」。木林森在台灣投下的第一顆種子,從現在開始發芽、茁壯。
原文刊登於全球華人藝術網 藝評人專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