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5日 星期三

「農村,新映像–農民影像展」人文攝影大師林柏樑


/ 林珮芸
照片提供/雲林農業博覽會粉絲頁

反農?返農?
雲林,一個在地圖上漸漸被遺忘的名字,曾經是台灣最重要的農業大本營,全縣務農人口近50%;農戶人口比例居全國之冠。曾幾何時,我們對雲林的印象仍停留在日漸老化的務農人口;被六輕工廠、化學農藥嚴重汙染的土地;超抽地下水造成的地層下陷問題。若你對雲林的印象還停留在這裡,代表沒有跟上台灣農業進步的速度;雲林這些年來,改變的幅度大大超乎想像,其中某些技術不但與世界接軌,甚至通過歐盟的高標檢驗,成功進軍歐洲、日本市場,讓外國人不得不對這小小的寶島刮目相看。

這群看不見的幕後英雄不愛作秀,安靜、踏實地在土地上流汗、耕耘,闖出一片自己的天,現在該是接受掌聲、抬頭挺胸的時候了。「雲林農業博覽會」選在雲林中心的虎尾鎮搭起舞台,讓所有人看見雲林農夫的笑容,聽見他們的聲音。對雲林來說,這是歷史性的一刻,第一次舉辦大型博覽會,以農業行銷自己,邀請所有人開啟五感,用心、放下想法與偏見,重新看見蛻變後的雲林,見證台灣農業的變革和創新。

進駐總統府 農民最大黨
不諱言的,六輕長期對雲林農、漁業的傷害,是觸發這一連串反思運動的主要原因,但雲林要抗拒的不只是污染工業的入侵,不只是水資源的爭奪,還包括對農產品生產方式的省思,對環境責任的自我賦權,對農業前途的探索,以及對社區關係的全面重建。 

本次雲林農業博覽會主展場面積達17.8公頃,約是台北大安森林公園面積的三分之二,結合在地農產業、工藝、文創與社區文史領域,以「人、土地、農作物」幸福鐵三角的關係做為信念;同時結合「創意樂園、百變拼裝車、食物歷險記、快樂牧場、碳匯林場、時尚伸展台」六大展區與雲林二十鄉鎮特色,呈現綠色、健康、永續、未來的農業新主張。其中「創意樂園」位於農博展場核心位置,四大主軸展區分為「農村『卡』好」、「農民最大總統府」、「農博大富翁互動地景」、「移居雲林事務所」;幽默凸顯了在地農業的樣貌,試圖以雲林人的眼光看待農業、青年返鄉潮,讓務農遠離悲情,以全新面貌展現在世人眼前。

「這一次我們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而且完全改變我對農業的印象。」低調、戴著帽子、含著煙斗,知名人文攝影家林柏樑笑瞇瞇地說。受到台南文創團隊「打開聯合」劉國滄建築師的邀請,本次農博最受矚目的展區是農民最大總統府裡的「農村,新映像農民影像展」。策展團隊透過縮小為三分之一比例的水果箱立面裝置總統府,展示六十位雲林農民的精彩肖像,涵蓋了雲林縣十四個行政區的老中青三代、男性女性、返鄉青年及農業達人等,呼應「農民最大」的策展概念。農民最大總統府像是座活生生的佈景舞台,台北的是總統當家,這裡卻充滿農夫的笑容、自信,強調農民最大,意味深長地幽了政治人物一默。

拼經濟,政府經常選擇犧牲農業來成就工業,農民往往是受壓、聲音不被聽見的一群。縮小比例的總統府VS真實尺寸的農夫肖像,似乎提醒政治人物回頭想想是否該靜下來、走入民間,誠懇傾聽農民的「心內話」。



尋農之旅 稍縱即逝的美好畫面
不管是自己還是親朋好友,一旦在農民最大總統府裡看見照片,尤其是被一位累積四十年經驗的專業攝影師拍攝,那份高興與得意不言而喻。農博期間,經常見到農民前往參觀,熱情地站在相片牆前尋找自己的照片,跟導覽員說「我就是本尊啦」。面對兩個月這樣短的工作時間,林柏樑如何篩選出具代表性的農夫、聯繫攝影事宜、事先勘查訪談,進而抓住動人瞬間、留下影像及訪談記錄?林柏樑從口中吐出濃濃的煙霧,嚴肅地說:「過去我拍作家群像,一年平均只拍了十二位,我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構思,與拍攝者培養默契。但這次拍攝六十位農民,在時間有限的壓力下,我必須改變策略,快、狠、準,捕捉任何一個稍縱即逝的畫面。幸好,這次有妙壎協助,讓我可以快速執行計畫,專心在拍攝上。」

一開始,公部門提供了零碎的名單,近二百筆資料幾乎都只有聯絡資料,沒有太多背景說明。為了讓拍攝工作可以順利進行,事前的調查、拜訪不可少。這次與林柏樑一起執行「農村,新映像農民影像展」拍攝計畫的,還有專案經理林妙壎。說來仍覺不可思議,三個人、陌生的路線、不熟悉的領域,甚至工作才進行幾周,林柏樑便因敬業而從高處摔下,必須休養…,計畫趨近停擺。是農民們的熱情與動人故事,讓這趟尋農之旅變得芳醇、餘味無窮,成為林柏樑口中「美好的仗」。

除了名單上的既定人選外,許多計劃之外的意外插曲,往往也帶來驚喜。路邊巧遇的蕉農王正和,上衣佈滿勞動沾染的汙泥,在林柏樑鏡頭下,那些印記成為他自信、驕傲的象徵。蒜苗田裡插秧的臨時工原本也不在名單內,但林柏樑以專業及親和力,讓原本害羞不願拍照的72歲阿嬤月娥,欣然摘下臉上的包巾,面對鏡頭微笑,成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之一。

作家VS農夫 拍法大不同
1952年生於高雄市,林柏樑拍攝的當代作家、傳統藝人、人文影像受到讚賞與肯定,是台灣重要的紀實攝影家之一;他早年受到鄉土畫家席德進的啟發,開始對台灣本土文化產生濃厚興趣,並相信「藝術,從生活中學習」。在自學與實踐中磨練了嚴謹的光影技巧,將攝影內化為他個人獨特的直覺與觀照,以質樸、自然、單純的心靈和鏡頭前的人物、風景共感。攝影三十餘年間,他拍攝的古蹟和人文景況,為解嚴後迅速轉變的台灣容貌留下了珍貴紀錄,成為國家資料庫重要的資產。1994年,林柏樑獲得吳三連獎(藝術類攝影獎),他為國家台灣文學館拍攝的台灣作家群像《文學的容顏》膾炙人口,堪稱登峰造極之作。

即便過去的拍攝經驗多為鄉土人物,但對農業領域還是首次嘗試。總隨同林柏樑一起工作的師母說:「同樣的主題例如台南孔廟,他可以拍了一遍又一遍,因為每次光線打在建築上的美感都不同。」這次工作的時間橫跨九到十一月,有時背景在網室(註一)或豬舍,光線不足;有些作物已經過了產期,有些作物這個季節無法栽種、生長;林柏樑為了創造視覺上的美感,表現農民的生命力與成就感乃至他們的「寶貝」,必須突破時間、空間限制,和農民一起激盪出最能傳達意念的畫面。「好的照片,是拍攝者與被拍攝者一起創造出來的。這次時間短,要拍這樣大量的肖像,我的策略修正為簡單明瞭。加上參觀者是一般大眾,所以一張照片必須直白但深刻,讓人一看就明白你想說什麼。」林柏樑說。

農民帶路 跟著節氣去旅行
農民最大!但,如何凸顯農民的重要性,讓他們真正感受到尊敬與誠意?專案經理林妙壎說:「每個細節、流程,我們都很仔細,希望農民知道:我們為什麼策畫這個主題、為什麼必須請林柏樑老師拍攝、照片的用途及想傳達的理念到底是什麼,但最終真正感動農民的,其實是誠意與專業。」為此,兩個月來,他們不辭勞苦,親自到農民的工作場域傾聽他們分享,下雨、日曬、風吹,跟著這群土地守護者一起見證節氣的流轉。在台灣,農民絕對是最富人情味的職業,每次探訪農夫,他們總不吝惜訴說經驗、知識,意猶未盡下,往往還主動引領他們到下一位受訪者的家,一起坐下來喝茶繼續聊。拍攝結束,林妙壎再度向農民致電請益,確認說明文字的資料正確無誤、不對農民造成困擾,並表示展場佈置了林柏樑老師親自挑選、送裱框、親筆簽名的肖像照片,後續將做為贈禮,表達對農民的謝意以及對這段緣份的珍惜;無論是受禮者還是送禮者,都感受到這股金錢難以計價的暖意,湧流在心間。

六十張照片,每一張都可以說很長的故事,許多農業工作者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台灣、邁向國際,成為新時代務農的成功典範。林柏樑不可置信地說:「務農致富是很有可能的。我們看見新生代的年輕人,因為接受高知識教育,有新的經營理念,已經從傳統的務農人成為管理者,開始透過網路、媒體,建立自己的品牌與專業,一些人可以說走在政策的前面,顛覆我們對傳統農業的印象」。

從這段話可以明顯感受到林柏樑對新農夫革命抱持著樂觀的態度。傳統農業的困境是大量收成沒有通路,依靠中盤商的結果是農民成為受害者;年輕農夫改變策略,直接將農產品供應給大型連鎖餐廳,透過穩定、跨界的上下游合作結盟,讓農場可以安心生產,提高作物品質、穩定供貨量與售價。



土地的故事說不完 風起雲湧
此外,消費市場的日漸成熟也有助於新生代農夫返鄉務農。面對食安危機,越來越多消費者關心食物的來源與耕作方式,但有機認證不是唯一的選擇,本次影像展中的農民幾乎都關心土地健康,願意用無毒、安全的方式生產。外銷台灣洋桔梗至日本的花農陳國明,為了進軍日本市場,自己刻苦學習日文,並摸索出一套經營模式;從早期「夏菜冬花」提高作物經濟價值,進一步改良為固定價格、客戶下單後才生產;透過主力產品全年穩定的供貨量,一步步實現產業化經營。陳國明原本不願接受採訪、拍攝,但見到林柏樑拍攝的農民肖像作品後,內心深受感動,侃侃而談。

林宗誠因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12歲開始遍尋名醫,16歲研究起中醫,遷居斗南後,尋得一處休耕10多年的農地開始種植,膝蓋無法蹲下,就索性跪在泥土上耕作,直接從土地獲取能量。畢業於成大機械系的張志名,放棄人人稱羨的「科技新貴」頭銜、薪資,回到家鄉斗南鑽研乳公牛,拒絕接受進口牛肉,開創「國產牛肉」的自產自銷市場。

畢業於嘉義大學森林系的朱家宏,選擇不跟著父親種水稻、花生,改種經濟價值高的溫室番茄,收入遠遠超過父親。創始於清光緒年間,目前已經是第四代陳弘昌接手的「陳源和醬油廠」,超過120年歷史,堅持以古法釀造,不願意隨著現代短期發酵的工業醬油隨波逐流。謝裕讀則接下父親的醬油工廠,延續父親對黑豆的堅持,在沒有資金的窘境下,買大廠淘汰的醬缸修補、沒經驗所以製麴失敗倒掉再製,一步步摸索出訣竅,堅持柴燒原味。

兩代之間 兩種思維
這一代代傳承與一段段觸動人心的故事,在林柏樑的照片中聚焦呈獻,農民謝天敬地的謙卑令人省思。林柏樑同時觀察到:「除了新生代農夫用不同思維經營之外,傳承的過程中也發生很多壯烈的衝突革命。」鍾瑩瑩從小學習美術,過去父親專注於養殖紅、白色鯉魚,喜氣的審美觀適合日本及亞洲市場;但直接挑戰歐洲通路的鍾瑩瑩卻不同意,她認為即便是黑色的錦鯉都有經濟價值,多元的審美觀讓錦鯉最遠銷到挪威、丹麥。

故事,未完待續
回想起這兩個月的工作,林柏樑不覺得累,反倒在過程中吸收大量養分。第一次扎扎實實地踩在雲林的土地上,紀錄台灣農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看見現代農民的創意沒有限度;第一次被真實農、漁、花、果的繽紛色澤深深撼動;第一次相信土地與食物之間的緊密聯結;第一次讓農民當主角,我們當觀眾;第一次真誠謙卑地向大自然致敬;第一次肯定台灣的農業有前途似錦的希望。

「農村,新映像–農民影像展」是農夫們的真實臉書,鏡頭下、鏡頭外令人深深著迷,我們想聽到更多真實、關於汗水和泥土的故事。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些道理農民沒有長篇大論,他們用雙手與雙腳,寫下一頁前所未有的傳奇。

不管你願不願意相信,「棄武從農」是全球風起雲湧的時尚,這股浪潮,你跟上了嗎?

註一:
網室設施是一種溫熱帶地區之特殊應用。其功能雖無一般簡易型及結構型之保溫及防雨之強力效果,但至少仍具備其應有之中度特性,高溫時仍具遮蔭效果,寒冬時仍具保溫特性,而在暴雨來臨時,可以細碎雨滴,防止其直接打傷葉面;此外,其在防蟲的功能上則更顯著,可以減少藥劑之施用。整體而言,網室型設施乃具適合於高濕之亞熱帶氣候之應用。


網室栽培是於民國六十年由農林廳推廣,其主要目的在穩定夏季蔬菜之生產。但經試驗結果,這種網室栽培頗適於一般性葉菜類如小白菜、芥藍菜及菠菜等之生產。

本文為原文
部份文章刊登於GREEN雜誌 2014.02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