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貸,下一次的經濟泡沫?
國內媒體大聲疾呼「八年級來了!」言下之意是這群九零後新生代即將畢業進入職場﹐帶著網路、科技、時髦、自由的成長背景﹐代替嬰兒潮進入社會﹐開始塑造一種新的工作與生活型態。然而據教育部2010年7月統計數據顯示,台灣高中職以上學生約有81萬5千人申請就學貸款,累積學貸總金額高達1,700億台幣,雙雙創下歷史新高。最早遇到學貸問題的是美國﹐而學貸的利率正持續往上漲。肯.艾格納斯(Ken Ilgunas)在畢業前夕發現自己瞬間負債32000美金的學貸(約莫96000台幣)﹐更慘的是﹐他選的科系是最沒有錢景的科系:歷史、英文雙修﹐這樣的科系甚至連實習機會都寥寥可數。艾格納斯大約估算﹐他在大賣場辛苦打工的薪資是時薪8美金﹐約莫要省吃儉用兩到三年才能還清,這不就是所謂的「新貧族」或是「窮忙族」嗎?
艾格納斯說普遍學生「畢業即負債」的情況像一計響鐘﹐震醒了過去熱衷享受生活﹐習慣預支未來金錢過生活的自己﹐於是他決定二話不說﹐當下就著手解決未來的問題﹐他決定用最快的速度將負債還清。當然﹐他不會選擇留在紐約的大賣場﹐賺那累死人不償命的低價薪資;2005年﹐畢業隔天他就飛到到阿拉斯加﹐用兩年半的時間﹐將賺來的每一分錢還學貸。大家一定不了解﹐阿拉斯加究竟有什麼樣的工作機會?對一個尚未畢業的男大生來說﹐可以賺到多少錢呢? 艾格納斯自信地說:「在那邊的工作時薪是9美金﹐聽起來沒有多少﹐但我的生活費卻大幅降低﹐在阿拉斯加花不到錢﹐所以我把所有賺來的錢通通存起來。最重要的是﹐我學習到如何用最少的金錢活得健康、快樂而且心裡踏實。」這位一臉稚氣的大男生﹐後來將這兩年半的實驗生活經驗寫成一本書「車中湖濱散記:無債一身輕之康莊大道」(Walden on Wheels: On the Open
Road from Debt to Freedom)﹐受到媒體的注意﹐並且為同樣受學貸所牽累的學生發聲。
兩年住在學校停車場裡的廂型車?
第一次認識艾格納斯是在美國商業媒體的專訪﹐看到一個原本對未來到茫然無助的臉龐﹐因為受到梭羅「湖濱散記」的影響﹐決定回到自然﹐用最低的欲望拾回心靈的富足。大學時就讀紐約Buffalo大學,將學貸還清後立刻申請就讀研究所。早已在阿拉斯加體驗長時間荒野生活的他﹐知道如何擺脫物質的枷鎖﹐於是想出以廂型車為家的念頭﹐將物質開銷減到最低﹐兩年過著偷偷摸摸、與世隔絕的生活﹐最後將這段住在學校廂型車的經歷﹐打算寫成第二本書。而兩本書之間﹐艾格納斯用散文方式記錄了他途步巡訪《阿拉斯加之死》作者過世的傳奇廂型車﹐文章題目為「麥肯迪尼斯巴士的朝聖之旅」()。
不願意讓父母為他還清債務﹐也不選擇留在學校當縮頭烏龜﹐艾格納斯在阿拉斯加當侍者、荒野導遊、為當地人提供各式的勞務工作;用背包客的方式旅遊、體驗。接受採訪時﹐這位七年級作家說:在那邊﹐最近的商店距離250公哩(約400公里 )﹐沒有任何手機通訊。曾經用搭便車方式從阿拉斯加回到紐約﹐在城市短暫工作之後﹐又決定回到北方。一路上的旅程讓艾格納斯想通兩件事情﹐就是再也不要負債和回到學校接受教育。在研究所就讀的兩年中﹐他記取了不陷入債務的教訓﹐於是仿效《阿拉斯加之死》作者住在廂型車裡﹐以節省房屋開銷。自己煮東西吃(便宜又健康)、在車子裡看書(偶爾到圖書館上網並將電子產品充飽電)、到學校的健身房洗澡剪頭髮…簡單富足﹐甚至研究所畢業後﹐不但沒有負債還存了約1000美金﹐另加出版一本書。
實踐簡樸生活,降低慾望
承認受到自然作家梭羅影響很大,但不能避免科技的使用,於是艾格納斯利用在學校圖書館上網的時間,將自己的生活用部落格及社交網站傳遞出去;更用簡單的圖表詳細告知旅行時如何輕量打包,每一件東西的重量級價格,發現到其實我們需要的東西真的不多。當然,就讀研究所的兩年時間,日子也不如事後回想般地如意。「為了不再負債,以廂型車當家,每天必須偷偷摸摸,不可以讓警衛發現我住在學校的停車場裡。同學覺得我很神秘,我不能讓人家知道我所過的生活。至於選課,只能選學費便宜的「自由藝術系」(liberal arts),但我體驗到如何實踐簡樸生活,降低慾望,不迷戀物質享受。」在他交融稚氣與世故的眼神中,我看到年輕哲學家的孤傲。而艾格納斯的故事也說明一個諷刺的文明現狀:教育,成為難以負荷的奢侈品。
秉除社會的不理解,在野外生活也有愜意動人的美感,夏天炎熱時,打開車窗就有徐徐的涼風;冬天大雪覆蓋時,羽絨睡袋就是最好的暖氣。一台破破的福特廂型車,是艾格納斯唯一的財產,也是刻苦旅行的良伴。小小的空間卻包提供有床舖、衣櫃、廚房…等功能,要如何簡單過生活?帥氣的他說:「整齊收納很重要」他帶我們看到車子副駕駛座腳下固定擺著洗衣籃,就這樣,兩年的生活甘之如飴。同時受到自由藝術的思維啟發,據說希臘哲學家第歐根尼(Diogenes)住在一個木桶裡,所擁有的所有財產不超過木桶、一件斗篷、一支棍子、一個麵包袋;而法國思想家盧梭(Rousseau)字字箴言也時時出現在這位藝術研究所學生腦海中。在接受本文採訪時被問到:「這樣的生活可以交到女朋友嗎? 」艾格納斯笑著說:「也許那也是我所謂的奢侈品吧」。
年輕哲學家的旅途
一個人很孤單,所以這位年輕男生唱歌給自己聽當作娛樂,越來越常和自己說話。很確定地,艾格納斯相信,只要沒有負債,就可以擁有自由;只要清醒地意識到物質消費的騙局,不淪為帳單的奴隸,就可以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現在的他已經從學校畢業,也許正在紐約郊區父母家的庭院中露營,或是在背包客的旅行途中。一次又一次壯遊的旅程,將會帶來嶄新體驗的啟發。
編按:
《紐約時報》兩年持續榜上有名的暢銷書《阿拉斯加之死》,真實記錄一名出身美國東岸富裕家庭的年輕男子克里斯.麥肯迪尼斯,1990年夏天,甫以優異成績自艾默瑞大學畢業,此後家人就失去他的音訊。他改名換姓,把銀行帳戶中兩萬四千美元的存款悉數捐給慈善機構,放棄了車子和大部分財產,還把身邊的現金全都燒掉。開始全新的生活,在北美大陸漂泊,追尋超越物質的原始經驗。旅行的過程中用文字或詩,記錄省思與對自然的感動,字字直探心靈最深處。直到四個月後,因為誤食野生植物,他的遺體出現在阿拉斯加一輛破廢的廂型車,在美國資本社會中引起熱烈極大的震撼,並成為北美年輕人新的精神領袖。
原文刊登於 有機誌 2013.09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