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3日 星期二

乘著科技旅行,親臨真實感動

/林珮芸


Google Art Project 國際博物館ONLINE

一支I Phone 6 plus?還是一趟吳哥窟旅行?同樣的金額,您選哪樣?

科技可以改變我們外在的生活,帶來便利或者與朋友更親近?一趟旅行讓我們重新看待世界,滋養心靈,在看不見的地方長出美好回憶的芽。幸運的是,我們再也不需要掙扎於一隻新手機與一趟旅行之間,智慧型手機(電腦)可以透過虛擬技術帶領我們到不同的時空旅行遊歷。那麼,我們還需要親身旅行嗎?

被稱為是2011年新文藝復興運動,由Google發展的「Art Project計畫」,主要是Google與全球17家美術館合作:包括有法國「凡爾賽宮」英國倫敦「泰特英國美術館」,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美國紐約「MoMA 美術館」荷蘭阿姆斯特丹「梵谷美術館」等,透過「Google Map 街景技術」,讓電腦前的你能夠使用虛擬實境「逛」這些美術館、畫廊,不用出國,就可以欣賞超過數千個以上超高解析度的美術傑作。Google Art Project 並且讓使用者透過「Create an Artwork Collection」客製化收藏自己喜歡的作品。

拉開遠近距離 體驗風暴圈
假若手機可以取代博物館的真實體驗,那麼近距離的接觸有何魅力?2010年芝加哥「自然+產業博物館」(Museum of Science and Industry, Chicago)展覽【科技風暴】(Science Storm)在博物館室內、在參觀者眼前,模擬一場高達40公尺的暴風圈;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上演雷電秀;突如其然的雪崩、駭人的海嘯都在這場展示中,以科技捕捉自然現象的瞬間。參觀者距離進一步感受到自然災害現場的逼真;退一步學習這些新聞現場災難背後的科學知識。瞭解為何形成?如何避免?如何躲避?如何與自然和諧共處。

「自然+產業博物館」的目的是為了創造令人亢奮的極致體驗,讓人類驚訝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僅僅需要少少的門票,就可以學習到來自美國太空總署(NASA)、「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NOAA)、美國地理研究、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科學家的研究報告。在展覽現場中,彷彿進入太空總署的機艙,跟著天文、地理學家旅行,以不同的角度看地球,以更宏觀的視野與環境對話,這樣的體驗讓孩子與家長、老師驚呼連連。

拜耳公司 互動遊戲世界巡迴展
2013年,適逢德國科技公司「拜耳」150 週年慶;隔年是臺灣分公司滿25周年,於是將曾於倫敦、聖保羅、上海、雪梨等大型城市巡迴展出的周年慶展帶到臺灣。主題為(SCIENCE FOR A BETTER LIFE)「科技優化生活」,展覽主題包括醫療保健、作物科學及材料科學等領域。21 個約兩公尺高的大寫英文字母箱組成,每個字母代表一項拜耳主題,例如 A 代表藥品「阿斯匹林 (Aspirin)」象徵醫療保健事業群;E 代表「節能交通工具 (Energy-efficient Mobility)」;象徵材料科技;而 R 代表「稻米 (Rice)」,象徵作物科學等等。

筆者親臨現場時發現,該展巧妙結合古典科學知識與現代科技,適切地規畫參觀動線,多數展覽鼓勵互動,並搭配圖片、文字、影片解說。雖然全展以英文展示,但是透過解說員的導覽和大量科學遊戲體驗,化解了語言的隔閡。顯微鏡、熱成像攝影機、數位遊戲,讓高端科技成為觸手可及的生活日常。以參觀者出發為設計概念的策展方式,無論是在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融入。國際巡迴科普展必須考量總部精神,卻很難不加入「在地」思維,本展成功塑造企業形象,讓科學變好玩。

穿戴科技 進入多次元時空
201410月,甫於加州聖荷西「創新科技博物館」(The Tech Museum of Innovation)揭開常態展【體感定位】(Body Metrics),參觀者必須套上穿戴科技,以肢體為動源,體驗環境和肢體、感官、社會關係、行為互動的潛在知識系統。穿戴科技配置了ipad、觸碰式銀幕、內置感測器、心跳感應器,這些醫學配備大量蒐集實驗者的社會互動模式,透過科技分析,找出一些有趣的人類行為規則。聽起來像是心理學、社會學,甚至涉及大眾傳播。對此,「創新科技博物館」副館長Lath Carlson認為「相較於NIKE或是其他穿戴式科技測量人體動作,我們企圖探索肢體格律學,想找到人體活動與社會和心理之間的關係」參觀展覽之後,再將科技蒐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歸納出一些有趣的現象。對參觀者來說有很大的改變,從此他們不再認為動作是無意識的行為,反而會透露某些心理狀況。科學與心理學在此相遇。


基隆「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亦然,從創立之初即以「無水海洋博物館」為宗旨,透過策展和科技結合,給參觀者無窮的想像空間。傳統「動物園」的概念將活體關在一個人為的豢養空間,供生物學家研究、訪客觀賞、學習。然而新世紀的來臨,未來將突破時間、空間、人力和經費的限制,邀請科技加入,讓環境教育體驗無疆界。科學家預估未來許多工作將被機器人所取代,人體器官也必隨著科技的演變調適成接納科技的構造。技術、科學是冷的,唯有人腦和情感是溫熱的,我們相信萬物皆有侷限,唯有想像力和記憶永恆不滅。到不了的地方,就走一趟博物館吧!

原文刊登於 國立海洋科學博物館  潮境季刊 2015.1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