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

英國科學博物館的垃圾大展 顛覆環境教育的藝術家 Joshua Sofaer


/林珮芸

科學博物館裡的另類展覽
環境教育如何教?除了到綠意盎然的保護棲地體驗工作假期,到沙灘協助潔淨海洋,到山上種樹,協助手工步道的工程,有沒有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2014年六月,英國科學博物館(The Science Museum)與前衛藝術家約書亞.沙發兒(Joshua Sofaer)合作一個前所未有、顛覆想像的「垃圾大展」 (The Rubbish Collection),將人們日常生活每天製造的垃圾廢棄物,經過一系列的紀錄和整理、排列後,以展覽品的方式在博物館的空間展示,目的是為了提醒人們對於「物質」(materials)的重視。連續30天,僅在博物館建築內,蒐集工作人員和參觀者製造的垃圾。
每天固定隨著清潔人員和垃圾車的路線,追蹤垃圾去了哪裡?「我們通常只想忘記它們,不想知道這些廢棄物去了哪裡?」出生於英國劍橋、獲得藝術博士的約書亞說。

集視覺藝術家、策展人、導演與表演者於一身,英國鬼才藝術家約書亞沙發兒的創作總與在地連結,與民眾合作,擅於以幽默角度製造無限驚喜,翻轉各種展覽與表演的既定公式,創造公眾與藝術間新的互動關係他將伯明罕地方居民的名字作成巨大的發光裝置;他在舊金山把整座城市變成藏寶圖讓觀眾翻找線索與答案;他讓英國新堡一戶戶人家打開大門,邀請陌生人參觀日常起居分享作品;葡萄牙波多的街道因為他的藝術行動而重新命名;在倫敦,他邀請民眾走進博物館做垃圾分類,把垃圾變成藝術品。「垃圾大展」是這位藝術家近期以創新思維改變政府部門的成功案例。「倫敦科學博物館是個歷史悠久的單位,向來做的是教育和理工方面的研究,這是第一次讓科學離生活那麼近」在台北接受訪問的約書亞以明快的英式語調回答說



質疑藝術品和場域的關係
一開始並不是從環境議題著手,習慣思考藝術與民眾之間的關係,約書亞想要嘲諷的是所謂現成藝術(ready-made)的合理性。「很多策展人只是把不同的藝術作品換個地方展示,就成了博物館的特展。就連最普通的東西可能進入博物館後,從廉價的商品瞬間價值不菲」身材嬌小但能量充沛的他,表情十足地說明。「所以我和策展人Sarah Harvey討論,是不是可以用垃圾當主題,看看會產生什麼結果。沒想到工作人員和博物館志工也認同這樣的想法,一起加入資源回收的行列,他們覺得是很新鮮的體驗」約書亞慧詰地眨了一眼。垃圾大展主要是裝置藝術(art-installation)、錄像紀錄和部落格文字記錄,將藝術家帶領眾人創作的過程以影像記錄下來;如同任何一種媒材的藝術創作,蒐集足夠原料後,從零到有的旅程;只不過這一次的原料是大家認為沒有價值的「垃圾」。

約書亞的創意讓人們對廢棄物重新有了新視角,「資本主義往往過於強調價錢、價格,卻忘記真正的意義。拍賣會上平凡無奇的作品可能一夕之間價值連城;而行動藝術工作者,與參與者互動的經驗和意義,卻無法用金錢計量」。策展人Sarah Harvey說,觀察分析蒐集來的垃圾廢棄物也可以看出有趣的現象,例如英國人特別喜愛的零食品牌、高科技3C廢棄物、每天喝咖啡丟棄的攪拌棒、濕紙巾、吃中餐的塑膠餐具,這些都成了創作的靈感。回收這些原料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穿著清潔工的制服,在垃圾桶中直接挑選;一種是跟隨垃圾車,看著它們經過一系列的回收步驟後,在恰當的時間拾起利用。這樣屬於日常又顛覆日常的創作方式,是約書亞最廣為人知的風格。從英國科學博物館的合作經驗後,這位藝術家越來越重視「永續&環境」的議題,因為希望藝術家創作結束後,作品留下來的影響仍會持續,所以改變人們觀念是最重要的。




日本&巴西 資源回收價值觀
對長期在國際間旅行的他來說,最有趣的是觀察不同民情、文化、社會結構。
「我有一系列作品概念主題是潔淨”(cleaning)。創作靈感是我在日本時,發現他們對於乾淨的高標準令我們歐洲人汗顏。」從公共場所的清潔人員、醫院廢棄物、溫泉到大賣場販賣的清潔用品,都是約書亞發揮的主題。「我記得是2008年時到日本創作,我看到日本人回收廢棄物的方式令人尷尬。透明的盒子中裝了不同的垃圾分類,隔壁的鄰居甚至可以看到你們家所用的私人用品廢棄物」觀察到日本教育嚴謹,因為感受到強大的社會壓力,所以人人被迫做好資源回收。而表演活動的名稱是「垃圾圖書館」(Rubbish Library),印象中圖書館規定不可以吃東西、發出聲音,更遑論夜宿圖書館。約書亞策畫一連串的活動都發生在圖書館內:利用回收保特瓶罐做成的餐具,讓參與者享用一頓豪華大餐。廢紙盒回收做成的臨時桌,上演藝術沙龍講堂。晚上直接將棉被鋪在地板上,擁抱群書入眠。這些顛覆傳統想法的創意,讓主辦單位驚訝萬分,卻讓參與者興奮不已、印象深刻。

「之後我去了巴西,看見完全天壤之別的景象。那邊的貧民窟人人搶著在垃圾推中,挖掘可以回收、可利用的廢棄物。政府沒有鼓吹資源回收的制度,但人們因為貧困所以必須靠回收維生」約書亞漸漸地將「環境教育」創作納入長期計畫。因為想知道垃圾去了哪裡,所以無論去那個國家,第一個注意到的一定是當地人和垃圾之間的關係。第二次來到台灣,無意間發現夜市和常民之間的密不可分。於是想出了以夜市為主題,攤位為展場的即興演出。「我留意到台灣的垃圾車文化很少見。似乎大家離不開垃圾車」背後說明的是人們習慣製造大量的垃圾,卻不想知道垃圾車之後的去向。我想起在台南的家,每到晚上六點半和七點,會有兩班垃圾車,效率極高,看似混亂的民眾,追隨著垃圾車揚長而去。從等待垃圾車、追逐垃圾車到完成任務,像是一場即興表演。


二次大戰拯救國家的鍋碗瓢盆垃圾山
在廢棄物中找靈感源自於英國一張老照片,英國國家新聞博物館(National Media Museum, Bradford)中有一張歷史紀實照。攝影師Harold Tomlin1940年期間,拍攝作品名為「料理鍋風潮」(COOKING POT BOMBER)原來是因為當時流行鋁製鍋(aluminium),家家戶戶都有一個,造成過度浪費。而適逢二次大戰期間,為了蒐集建造飛機的原料,有人想出了到垃圾堆撿鋁鍋,捐給國家的空軍司令部。愛國精神顯現在資源回收的舉動上。回到現今物資過度的時代,許多廢棄物也許還有其他功能,卻因為人們缺乏想像力而讓物質生命週期終結。「藝術家被賦予顛覆傳統觀念的權利,許多藝術家其實走在時代的尖端」約書亞總結說。對英國科學博物館而言,從沒想到可以以資源回收方式,重新檢視科技與生活之間的關係;日本圖書館也不敢挑戰,讓圖書館成為可以用餐、聽講座、住宿的場所。

旅行的過程中,有人從博物館認識一個城市,有人鑽進菜市場體驗當地生活。有人心繫知名的時尚品牌。約書亞.沙發兒和廢棄物的合作關係還沒有結束,他選擇與廢棄物為伍,並且用嶄新的眼光和方式,將人人視為毫無利用價值的丟棄物,轉化為一場豐盛且趣味盎然的表演。如果喜歡,你還可以買回家收藏。

原文刊登於 GREEN 雜誌 LIFE 專欄 2014.12 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