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30日 星期二

仿柳珊瑚 為軟絲打造六星級產房


/林珮芸

給軟絲一個安心繁衍的家
每年六月春末夏初之際,台灣東北角基隆,望海巷海灣海域離岸約500多公尺的位置,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一場海洋盛會。水面上的民眾忙著到山上砍竹子、綁竹叢、將竹叢一綑綑沁在海水中;水面下約一公里處另一群潛水健兒,正手腳俐落地將沙包埋在海床下;將浮標放置在萊氏擬烏賊(又稱軟絲)習慣出沒的地方。空氣中瀰漫著蠢蠢欲動的期待和興奮,原來這是長潭社區連續九年來,數度為軟絲設置天然產房的人生大事。民國九十四年,一群關心海洋的潛水教練發現,台灣東北角的海洋汙染日益嚴重,不只漁獲量大幅減少,海底下觸目可見的垃圾和汙染源,幾乎破壞了海底生物長年居住的家園。

人稱活塞教練,本名為王銘祥,土身土長的基隆人,將人生所有的時光留在故鄉守護海洋,他說:「軟絲每到了產卵期,找不到可以覆卵的地方,情急之下只好隨便將卵包下在海底漂流的垃圾上,例如廢棄漁網。但這些汙染物隨著海流的拍打,無法提供足夠的保護,最後軟絲的卵有一半以上無法順利生長」,言語中透露出心痛與焦急。而首度引進仿柳珊瑚,以竹叢為軟絲造產房的重要推手,郭道仁教練在東南亞曾看過有人利用棕梠葉,仿造軟絲產卵喜歡附著的柳珊瑚隱密構造,以人為外力協助軟絲順利繁衍,覺得很適合台灣的狀況,所以開始召集同樣關心海洋的潛水教練一起投入。

生產前先淨灘
王銘祥說:「一開始受到很多阻礙,漁民也非常不能理解,覺得沙包和竹叢會影響他們捕魚的動線」,不諱言,有些反對人士會破壞好不容易安置好的沙包和竹叢產房。但是經過很多年的推動,也讓當地民眾看見軟絲復育的成果,當地漁民轉由反對到加入一起努力。時常往返綠島的活塞教練王銘祥爽朗地說:「人類破壞了魚類的家,就應該要還給牠們潔淨的家」,所以每在安置產房之前,潛水教練們帶領民眾,花費更大的力氣先到海底面將垃圾清出。目前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任職的研究助理江俊億說:「我們和長潭社區合作多次的淨灘活動,大家對於淨灘有一定的瞭解,但多數人不知道,將清出來的垃圾作分類,需要花兩倍的心力去完成」,海洋汙染的問題是陸地上看不見的隱憂,而垃圾會隨著洋流飄到更遠的地方,換句話來說,海洋垃圾汙染問題已經不是本地問題,而是國際間共同的難題。

八斗子的碧砂漁港,停滿了漁民賴以為生,每天必須看天吃飯,出海捕魚的大大小小漁船,漁船上看得見漁民艱辛生活的痕跡。生計和海洋守護之間如何取得平衡,是海科館和社區工作者共同面臨的問題。王教練時常在不同的環境教育課堂上呼籲,為海洋留一條後路;過去談的「保育」容易引起漁民的反感,所以現在他苦口婆心地解釋,讓魚類「永續」生存,漁民才是真正的受益者。六月軟絲復育的工作還沒完,從山上砍桂竹到安置產房;每隔一週都必須下海監測執行狀況。28天之後,還必須將即將待產的卵包移到接近水面的位置,增加軟絲的存活率。每年六月到九月,是軟絲繁殖期,這段時間也面臨台灣颱風的侵襲,東北角的海岸很不平靜,王銘祥嘆口氣說:「漁業真的是看天吃飯,並不是我們努力就肯定有收穫,有一年的颱風將我們辛苦安頓好的卵包都給打壞了,只好明年再來」。



海底政治角力
王銘祥接著指著海底繽紛充滿生命力的照片說:「以人為外力設置竹叢區,像是突然間在沙漠出現一個綠洲,所有生物都會立刻聚集過來,是生機也是殺機」。原來海底的世界和人類社會一樣,在美麗的背後暗藏無限政治角力。待產的萊氏擬烏賊毫無選擇地,將大量白透的卵包產在竹叢的葉縫之間,祈求隱密的保護可以讓寶寶平安長大;而一旁虎視眈眈的白鯧及其他饑餓的魚種,正亟欲飽餐一頓。這時候就必須要將各階段的卵包放置在安全的位置,定期地訪視、定期記錄、定期監控任務是否到位,人說「懷胎十月大不易」,對這群專業的潛水教練及海洋守護者來說,看見軟絲健康快樂地長大,就是他們最感動的時刻。

萊氏擬烏賊(英文名bigfin squid)是一種大型的槍烏賊。屬於軟體動物門的軟翅仔,外型有點類似花枝,眼睛也是所有鎖管家族中最大的,洄遊行動與暖流水系的消長有密切的關係。成魚最大體重可達5.6公斤,游泳時兩側透明肉鰭飄逸,像是古裝仕女水袖般地清麗動人;色澤動人的軟絲寶寶,第一個明顯特徵是兩顆古溜精巧的眼睛,在水底無辜地看著你。對於一般人難以分辨軟絲和其他頭足類,研究助理江俊億用圖示說明:「首先,可以用十足或八足來分;八足是章魚類,十足是魷魚、花枝及鎖管類。第二,若沒有眼膜便能判斷為魷魚;再根據碳酸質內殼的有無及肉鰭長短,進一步區分: 烏賊(花枝)、軟絲、鎖管(小管)、透抽(真鎖管)」。聽起來很容易,下回到魚市場可以試著自己分辨看看。



來自大海的禮物
台灣四面環海,島民的生活與海洋密不可分,基隆八斗子是燈火漁業的作業基地,辛苦的漁民必須要在夕陽下山前,將漁船就定崗位;然而疏忽永續發展的結果是,漁獲越來越少,漁獲種類也日漸減少,漁燈繁華但真實的人生仿彿看不見未來。長潭社區的居民在社區工作者的支持鼓勵下,終於瞭解倚海為生,必須珍惜上天給予寶貴的海洋資源。淨灘、軟絲復育成功的案例,讓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漸漸廣為人知,甚至可以將經驗與國際交流、分享。在地年輕人看著上一代討海人、愛海人願意用生命交換海洋的未來,帶著他們一起向大海學習。我們想起1955年,西方的飛行探險家林白夫人,一個人遠離群居,在海邊沉思靜禱,寫下了世紀經典散文《來自大海的禮物》,大海至柔至剛,生生不息,但願水面上和水面下的世界同樣富饒、同樣精彩。

原文刊登於 海洋科學博物館 潮境 季刊 (版權所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