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

新農風。輕小調


近年來台灣吹起一股新農風,傳統農夫「汗滴禾下土」的勞工精神不再只是唯一浮現的畫面;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親近土地,為無名小農英雄致上最高的敬意。這股綠色的徐風舒服地吹拂親吻你我的雙頰,從台灣吹向香港,從香港吹回台灣。因為撰寫一篇關於糧食浪費的文章,無意間認識香港環境記者陳曉蕾發現自己好喜歡這樣輕鬆但深度談論農業議題的筆調,「有米」就是這樣一本領人省思卻富含生機的一本書。

第一次感覺台灣與香港這樣親近,像是踩在同樣一塊土地,又像是搭乘同一艘命運之船,用信任與互敬互重之心,划向更好更向上提升的世界。有趣的是,陳曉蕾的港式中文搭配台灣設計師王春子打造,類「蘑菇手帖」的視覺包裝,像是民宿主人為遠而來的客人,準備好一桌豐盛冒著熱煙的飯菜,禮重情更重。

這不是一本長篇大論的書(雖然陳曉蕾報導的【剩食】的確是一本揭開食物黑暗面的研究),「有米」比較像是這幾年到處採訪的田野筆記,短短的,充滿正面與樂觀的角度,帶領讀者用另一個非商業、非物質,接近土地本質與貼近環境永續的視角,找到香港反璞歸真可愛的一面。正如同陳曉蕾在自序所說:「搵食」不是向人低頭,而是向土底彎腰插秧;「為啖飯」付出的,不盡是妥協,而是有尊嚴地腳踏實地,找回失落了的米種、重新摸索種米技術。而香港也不只有賽馬賭場,真的有人種米,這些米不足以塞牙縫,卻顯示一種新的價值。

如同書扉樸實簡單的質感,「有米」順著節氣時分將主題用四季來區分,討論關於香港的風、夏夜的溫度、都市簡易樸門方法、天臺菜園等實用且頗具創意的小故事。然而香港人真的比我們多了那麽一點膽量(),勇敢討論都市垃圾問題,甚至是懷孕在家生產的選擇。具代表性的案例不代表所有香港人的立場,但書中濃濃的人味是最動人的部分。這些人不特別,跟你我一樣都是平凡人,卻勇敢走一條不一樣的路。

書裡面的地理位置感覺距離我們好遙遠,但不保證不發生在我們身上。「後新界人」一章裡說到,城市生活空間越來越擁擠,過去新界人必須離開家鄉到市中心打拼,但最近卻有越來越多的小家庭搬回新界,讓孩子有空間玩耍,可以養狗、種菜,追求更美好的鄉郊生活。社區裡人情味濃厚,大家互相幫助,像是現代桃花源,裡面沒人談到錢。然而,其中一大片薑花田已經被地產商買下尚未動工作者沒有點明,但我們都再清楚不過,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永遠也不可能優雅對話。

書中不用春、夏、秋、冬排序,而是夏、秋、冬、春。其中在春天一章,出現台灣宜蘭與花蓮的風景地圖,這裡有青松米、大王菜舖子、原住民高山綠族筍許多在地深耕逐漸知名的農業品牌。台灣說起來是值得驕傲的,這些年來聽到,有不少香港和馬來西亞的背包客,一腳踏上台灣就愛上這塊土地。陳曉蕾透過辛勤蒐集的地文風情,提醒香港人莫因經濟發展而犧牲環境與未來。同為小島的台灣,不只有一條走向幸福的道路,不同的生活型態(lifestyle)反能讓生命更精彩、更有意義。

原文刊登於小日子 2012. 12月號

4 則留言:

  1. 謝謝喜歡!
    細細聲想澄清一下:【剩食】是我寫的採訪導, 不是翻譯書呢

    回覆刪除
  2. 曉蕾小姐~~謝謝指正~原來是我搞混了
    我把"剩食"和另一本書《浪費:全球糧食危機解密》搞錯了
    我請雜誌更正說明
    造成不便真的很抱歉~

    回覆刪除
  3. 應該的~也期待曉蕾小姐多多寫好文章讓我們拜讀呀:)

    回覆刪除